#觀點【 「華碩主管面試羞辱台大男事件」給品牌的啟示】|RULES CREATIVE
近期的熱門話題:一名畢業於台大、曾在2019年參加華碩AICS( AI 研發中心)團隊面試的鄉民,在PTT「科技板」爆料當年極度不爽快的面試經驗,沒想到一把火燒到了FB和各大新聞媒體,成為華碩的公關危機。
之於消費者,我們可能會有三種反應:
1. 這位面試者太誇張,兩年前的事拿出來說,是草莓嗎?
2. 華碩不意外,企業文化就是爛,出征!
3. 一個主管的行為關華碩什麼事?大家吃飽太閒?
上述三種說法都很常見,可以從FB新聞下的留言中看見,因視角不同、會有不同的判斷,所以要談這件事前,我們得先抽離出客觀事實,再來分析。
客觀事實1:面試者傳播了品牌的負評。
客觀事實2:負評延燒,成為公關危機。
客觀事實3:品牌端在處理公關危機。
基於上述三個事實,影響確實存在,所以有探討空間。
在開始說之前,先看兩個不同品牌的故事。
故事一:UBER的Susan Fowler風暴
2017年2月19日,前UBER員工Susan Fowler在個人部落格發了一篇名為《Reflecting On One Very, Very Strange Year At Uber》的文章,談及她剛進UBER舊金山總公司不久後,她的新上司就利用工作職權對她進行性騷擾,以及公司種種惡劣文化及對女性不友善的事蹟。
原本只是單一個案,沒想到野火越燒越烈,UBER過往的種種爭議全部被端上檯面,UBER執行長Travis Kalanick與UBER司機的爭吵影片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四個月後Travis Kalanick在董事會的要求下黯然下台。
然而UBER的形象已重創,市值直直滑落。
*課題一:與產品和服務無關的內部問題,為什麼會對品牌造成這麼大的傷害?
故事二:新可口可樂的一敗塗地
1980年代早期,面對百事可樂步步進逼的可口可樂,苦思對應之道,他們做了市場盲測,發現彼此自己的產品、57%的消費者覺得百事可樂比較好喝,產品改革迫在眉梢,於是…市場盲測勝過百事可樂的「新可口可樂(New Coke)」於焉誕生。
這款新可樂上市後有沒有成功呢?從今天的結果可得知,一敗塗地。產品上市後,消費者大反彈、甚至抗議可口可樂毀了他們的回憶。
可口可樂的市占率直線滑落,直到他們不得不以「經典可口可樂(Classic Coke)」之名重新推出舊配方後才止血。
後來的研究中發現兩個問題,其一是可口可樂的盲測方式出了問題,他們是用小杯的盲測杯,百事可樂比較甜,所以小杯喝時味道更出色,但在罐裝的大口暢飲時,可口可樂反而比較不會膩,此外,他們沒有模擬消費者真實的使用場景(如客廳);其二則是我們的第二個課題:
*課題二:一樣是可口可樂,只是味道微微不同,消費者的反應為什麼這麼大?他們買的究竟是什麼?
「這事跟品牌和產品沒有關係。」真的嗎?
「台大面試者與華碩的面試議題」跟華碩的產品一點關係也沒有,也跟行銷無關,為什麼華碩得處理這類公關危機呢?
這就是UBER故事裡我們提到的課題:「與產品和服務無關的內部問題,為什麼會對品牌造成這麼大的傷害?」
消費者對品牌的印象是所有接處點的集合
每個品牌有人設,HERMES高不可攀、APPLE高傲、UNIQLO親民、星巴克熱情、美而美溫暖親民…
品牌的人設一般源於創辦人的DNA或設定,透過價格、產品、服務體驗、行銷等一點一點堆砌而成,而常被人忽略的本質是:
外人怎麼看待品牌,源於所有人與品牌接觸的印象集合,這印象集合則源於他與品牌一切接觸點累積的體驗,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所以之前UBER才會因為內部性騷擾、主管霸凌員工、性別歧視事件等爭議,引起許多消費者反感,影響銷售,甚至重創股價。
ASUS同理,必須止血。
所以這件事對華碩來說的課題可以這麼定義:
「因面試官的無禮造成面試者爆料,消費者大量接觸負面消息,影響品牌整體印象。」
消費者到底買什麼?
「新可口可樂」的失敗可以用Louis Cheskin提出的「感覺轉移」(sensation transference)來說明。
Louis Cheskin發現,消費者在有意購買某項產品時,會不知不覺將自己對於產品包裝的感覺和印象,轉移到轉品本身:「人們在潛意識中對產品包裝與產品本身渾然不分,產品和包裝早已合為一體。」
在後來的研究裡,人們更進一步發現,就算是食物…
當我們把食物放進嘴裡的那一瞬間,我們根據的訊息不只是味蕾和唾腺,也來自視覺、記憶與想像力。
可口可樂犯的錯就是被產品研發的技術人員牽著鼻子走,忽略了消費者購買與使用產品的情境。
就像那些因遇見公關危機而生意一落千丈的餐廳一樣,華碩也極力避免自己的品牌在消費者腦中留下負面記憶。
所以,之於各品牌最重要的啟示是:
「確立品牌人設後,請由內到外、從2B到2C,通盤的確認自己與所有潛在消費者的接觸點是否符合你的人設,這就是人們常在說的『企業文化』的品牌端視角。」
公關危機怎麼處理方式
那麼,遇見公關危機時該怎麼對應呢?
方法之一是《公關互利法六原則》:
原則1. 回應對方的關注;
原則2. 對事實進行聯合調查;
原則3. 做出應急承諾,將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降到最小;
原則4. 承擔責任、承認錯誤、共享權力;
原則5. 自始至終以誠信為行事之本;
原則6. 著眼於建立長期關係。
詳情可參考RULES圖文《46張圖讓你懂「惹毛網民時該怎麼辦?」》
回到面試官與面試者的問題本身
這部分比較主觀,分幾個層面來說。
冷漠與無禮不一樣
如同在工作中我們都遇過冷漠、嚴厲的主管,在面試中也一樣,但冷漠嚴厲和無禮不一樣,冷漠可以是一種態度,嚴厲是一種手段,無禮則是逾越人與人交往的分際。
冷漠是態度,無禮是修養…不,是教養問題。
不愉快的回憶會留在心底
不知道在剛出社餵食你有沒有不愉快的面試回憶?如果沒有,很幸運,如果有,你不孤單,這確實很普及。
當下覺得面試官傲慢又無禮,但為了工作你會忍耐。拿到工作還好說,你只是暗自不爽面試自已的人;沒拿到工作,這段回憶會一直藏在你的心底,之後只要聊起這類話題,這段回憶就回成為你的話題。
尤其是新鮮人的新鮮回憶,有更長久的保鮮期。
人
時代在演進,傳播工具也是,所以人與人之間的分際和過往不同,冷漠、嚴厲和無禮不一樣,這世上沒有人喜歡被別人惡劣的對待。
所以
俗話說:「多一個朋友好過多一個敵人。」方法古人早有言:「與人為善。」
願大家都能做個與人為善的人。
by (盡量與人為善的)傑克小編
— —
[ RULES CREATIVE/ 吾則創意]
獨立品牌代理商 RULES CREATIVE
~用策略和創意幫助你的生意~
業務洽詢:Jack Dai
[Phone: 02–25503158; E-mail:jack@rulescreative.com]
➡官網 — [ http://www.rulescreative.com/ ]
➡FB粉絲團 — [ https://www.facebook.com/rulescreat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