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知識淵博?想像力豐富?請把他們變成本領】| RULES CREATIVE
「嗨,想像力,我對不起你
你的狂野、你的豐富、你的性感與你的壓抑,我都知道
我想釋放你
我無法釋放你
社會的枷鎖禁錮著我,也禁錮著你
嗨,我的想像力
我對不起你」《想像力》 by 佚名
看到一位朋友感嘆於「創作與生計之間的糾結」,小忽然想起了這首關於「想像力」的詩:詩人述說著想像力被禁錮、無法伸展的痛苦,許多人都有類似的共鳴。
然而,事情就是如此嗎?也可以這麼問:
詩人的想樣力無從抒發,就單純是因為社會的壓抑?
既然會寫這篇文章,肯定不是抒情文,小編想說的主題是:「詩人確實對不起他的想像力,但不是社會的問題,也許是運氣問題,但更多的份量是詩人的謬誤。」
#想像力的前後
想像力有多重要呢?每個人都知道想像力超級重要:如果沒有想像力,就不會有網路的出現、iPhone的出現、社群網路的出現…族繁不及備載。
但他的前面與後面各有一個「讓想像力變重要」的前提與延伸:知識與本領。
也就是:「知識 → 想像力 → 本領」。
先來說說「知識」與「本領」。
知識與本領不一樣,多數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一個鮮明的例子是「學者 v.s. 生意人」。
*學者:博通經籍、鑽研學問的學者,他有大量的知識,但這不代表他有本領在市場上謀利。
*生意人:征戰多年、戰績無數的生意人,他有做好生意的本領,但這不代表他有淵博的知識。
在這簡單的對照組裡,我們可以輕易看出時下許多專家與大師文化的兩大謬誤:
1. 讓學者來執政或預測產業。
2. 讓企業家解決非自己產業的問題,或是說明規律。
轉換一下邏輯,把上面兩個謬誤變成兩個簡單的問題:
1. 一個經濟學大師會不會是一個好的經濟部長?
2. 一個好的企業家,會不會是一個好總統?或好學者?
任何一個初入職場的人都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因為答案多半是:「經濟學家裡有好的經濟部長,但未必每個經濟學大師都能成為好的經濟部長,因為經濟部長需要的技能還有很多。」企業家同理。
而這個簡單的邏輯背後的根本問題就是:「能否把知識成為本領?」及「能否把本領轉化為知識」。
#知識與本領的中間還有想像力
物理學家西薩・希戈達很漂亮地說明了「知識」與「本領」之間的橋樑:
「知識創造了想像,把想像力結晶化的結果,讓知識成為了本領。」
西薩・希戈達進一步把知識到本領對於社會的好處,給出了直觀的說明,我們也可以用它來回答上面的專家與大師文化的謬誤:
1. 這是一個「冒牌天才」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的社會,比起「個人知識」、「個人本領」的社會中受到高度的吹捧,這其實擴展的結果,也就是我們追捧著「能把知識轉換成有形(實體產品)或無形(網路服務)的商品中」的冒牌天才。
2. 假如我們要把本身的知識的實際用途分享給他人,那就必須把想像力結晶化,成為商品。要是不能把想像力結晶化,知識也只是受困在心智的牢籠中,沒有出口。
3. 產品所帶來的擴展有助於解放眾人去尋找新的表現形式,並催生出新的本領。這是人類這個物種把想像力結晶化的能力所產生的組合創意的能力。所以,產生創意的本領正是一種把知識透過想像力結晶化的過程,而他的基礎,必須在「經濟體」上才有機會擴大威力來解放創意,也就是商業,成果是新產品、新服務與新體驗,人們基於此繼續擴展,甚至產生出新型態的藝術表現。
最直觀的例子就是網路催生智慧型手機和社群網路,智慧型手機與社群網路催生了大量的網紅、藝術家與新型態藝術的表現。
經濟體是基礎,把知識轉化為本領是關鍵。
#沒有出口的想像力
許多家長都會說:「我家小孩超級有想樣力!很適合走創作行業。」
這是好事,代表他能把累積的知識與見識在腦中重新排列組合,成為另一種超脫規律的幻想。
然而我們也常聽見許多人感慨那些被埋沒的藝術家:「他的作品真是有想像力,超凡入聖,可惜懷才不遇,人們不會欣賞…可惜。」
甚至回到個人也是如此,就像文頭的詩:「我有想像力,我對不起自己的想像力。 」
這時,如果我們把前面的邏輯拿過來,再細拆之後,就可以理解本質的問題在哪、而不需自艾自憐。
*想像力不悲劇的邏輯 = 知識與累積 → 想像力 → 把想像力結晶化 → 創意與商品化 → 在商業市場的本領
如果不想愧對自己滿腦子的想像力,可與基於上述邏輯、誠實地問自己幾個問題,問完,你會有所體會,而不再自艾自憐:
1. 你的想像力的基礎是什麼?(你的想像力可能不是什麼想像力。)
2. 你的想像力能怎麼實現、傳遞給別人?(你的想像力有可能只是空談的能力)
3. 你實現的想像力在這個社會上能有什麼(傳播或經濟的)價值?(你的想像力可能沒有任何價值)
4. 實現想像力的能力、有沒有成為你的本領?(你可能沒有能力實現自己的想像力)
簡單的四個問題得誠實,相反的是對策,也就是把知識與想像力兌現的基礎。
#定義
你一定(?)覺得很奇怪,我沒把知識、想像力與本領的定義放在文章的開頭,真怪。其實…我只是擔心大家望文生畏,終究在網路的文章溝通裡,多數人根本不管定義。(笑)
定義如下:
*知識:實體之間的關係與連結,不需實際去做也可以存在於認知的資訊組合。
*想像力:把知識與經驗重新排列組合後的想法。
*想像力的結晶:把知識與經驗誠心排列組合後、成為能夠交付給他人的商品或訊息的組合物。
*本領:把想像力的結晶落實為行動的能力。
最後,祝福我的朋友與閱讀本文的每一位讀者,誠摯希望你們豐富想像力能成為你們的本領,並讓你們得以幸福。
而如果要用一句淺白的話來簡述這篇文章的根本,就像這樣:
我們得把天賦、知識與專業結合實務,成為你足以求生並獲得到尊嚴的工具。
by (結晶化的)傑克小編
—
[ Rules Creative / 吾則創意]
業務洽詢:Jack Dai
[Phone: 02–25503158; E-mail:jack@rulescreative.com]
➡官網 — [ http://www.rulescreative.com/ ]
➡FB粉絲團 — [ https://www.facebook.com/rulescreat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