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為了避免「因不了解而相愛,因了解而分開」,我得問你】|RULES CREATIVE
「你知道他們怎麼做起來的嗎?他們現在的營運和財務狀況如何?他們的長期目標是什麼?」
「傑克你探人家隱私啊?每個客戶都問這麼細啊?」
「這不細喔,是基本,而且至關重要。」
「見仁見智吧…」
「不,是基本,而且是必須,沒摸清楚哲學三問的客戶,我不會接的。」
「呃…哲學三問?是什麼?」
這是前陣子小編與友人的閒聊,友人覺得疑惑,為什麼要問這麼多呢?我覺得重要且實用,所以決定撰文分享。
〖 如果不是大型品牌客戶 〗
若你是商業顧問、設計、行銷、廣告、媒體投放的從業人員,一般接到案子你會詢問哪些資訊?大致有幾類:
目標、時間、預算、方向、其他規劃、老闆偏好和參考案例,更細心的會去探詢品牌故事、公司簡介、組織分工、專案負責人與其主管的背景…等等。
在部門分工明確、系統成熟的品牌客戶來說,這就夠了,因為客戶的分工明確,目標與任務往往被拆的很細,且窗口也很難知道每個部門的細節,也因此,能探得的資訊相對表面。
那如果是「中小企業客戶」呢?
那上述資訊就遠遠不夠了,也可以說,客戶甚至可能回答不出上述問題,原因有三:
1. 生意模式總在動態中調整。
2. 過去沒做過,沒有參考依據。
3. 老闆即窗口,提出的目標背後往往藏著難以言喻的目標(生意)。
那該怎麼了解這樣的客戶呢?
請借用哲學上的唯心三問。
〖 生意上的哲學三問 〗
哲學三個唯心論的終極問題:
你是誰?你從哪來?你要去哪?
套用到商業合作上,這三個問題就變成:
Q1. 你是誰:你靠什麼獲利?
Q2. 從哪來:什麼契機決定創業?怎麼走到今天這程度?
Q3. 到哪去:你對自己的生意有什麼目標或期待?
為什麼要知道這些三個問題?分述如下。
Q1. 你是誰:你靠什麼獲利?
這問題的重點有三:
1. 理解客戶的商業模式
2. 理解客戶覺得自己生意上的賣點
3. 理解客戶的收益與成本
得到資訊後再與自己的觀察做比對,有助聚焦或找出盲點。
Q2. 從哪來:什麼契機決定創業?怎麼走到今天這程度?
這問題可以得到三個關鍵資訊:
1. 客戶的背景(思考基礎)
2. 客戶的踩過的坑與成功的方式(印證Q1)
3. 客戶的侷限(他不了解什麼)
前兩點之和就是第三點,也是未來合作的前提、降低溝通成本:哪些是他不了解?哪些是他的路徑依賴?
Q3. 到哪去:你對自己的生意有什麼目標或期待?
同樣的,這部分可以確立三點:
1. 客戶提出的需求是否符合長期目標?
2. 客戶的策略是否合理?
3. 你的工作是否能滿足客戶的心理需求?
不符合目標的事,不論做的再合理都很難讓人滿意。
小結
綜合上述,藉由生意上的哲學三問你可以對客戶提出的需求做判斷,降低風險、提高成功率,也提高延續生意的可能性。
範例可參考RULES過去介紹過的案例,都有寫到簡要版的三問題。
#作品 【一間女孩子都敢走進去的二手機車行?一起看RULES如何協助貳輪嶼邁向台灣第一】|RULES CREATIVE
Q1. 想到二手機車你會想到什麼?
rulescreative.medium.com
〖合作的根本是降低成本與降低失敗率〗
有句關於愛情的流行語這麼說:
「因不了解而相愛,因了解而分開。」
生意上時常也是如此:合作的開頭,充滿想像、期待萬分;合作中開始發現與想像不符,心生失落;最差的結局則是不歡而散。
即使愛情與生意都有賴於兩人先交出信任,但兩者最大的區別是:
懷抱錯誤期待的愛情,傷神;
懷抱錯誤期待的生意,傷錢。
既然關係到錢,就不得不更小心,在交出信任的同時,盡量理解、減少師交及錯誤期待,基於此,「降低溝通成本,也等於降低失敗率。」
以上是小編我為何如此雞婆的原因,是為了Win-win。
by 傑克小編
—
[ RULES CREATIVE/ 吾則創意]
獨立品牌代理商 RULES CREATIVE
~用策略和創意幫助你的生意~
業務洽詢:Jack Dai
[Phone: 02–25503158; E-mail:jack@rulescreative.com]
➡官網 — [ http://www.rulescreative.com/ ]
➡FB粉絲團 — [ https://www.facebook.com/rulescreat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