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挑戰強者?不,跟你差不多的才是好對手】|RULES CREATIVE
#好競爭
在這個信奉「競爭」的年代裡,不論是班上孩子們的競爭、企業裡同事們的競爭、人生成就的競爭、品牌間的競爭,甚至是國家與國家間軍事和經濟層面的競爭,競爭無所不在。
有時,品牌與創意行銷人員也會製造消費者間的競爭,如手遊排名、直播打賞排名等。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
「什麼樣的競爭能讓雙方的表現變得更好呢?」
換言之就是企業員工間的良性競爭和消費者間付出更高金額的消費競爭,這些競爭能為我們提升整體效益,帶來好處。
再談這麼問題前,我們先看看最負面的競爭案例好了,不是人,而是一個心理學上有名的偽命題:野馬結局。
#野馬結局
話說非洲的草原上有一種生性暴躁的野馬,它們易怒又敏感,警覺性非常高,而正如每種動物幾乎都有天敵,這種野馬也是,但他的天敵既不是獅子、也不是老虎、更不是豹,而是一種體型偏小的「蝙蝠」。(蝙蝠正夯)這種小蝙蝠靠吸食動物的血維生,他們尤其愛吸野馬的血,每當被蝙蝠纏上,易怒的野馬總陷入狂暴,然而不論野馬狂奔,跳躍、扭動,小蝙蝠總是可以從容地吸飽血後才離開。
許多拿這些蝙蝠沒輒的野馬,結局就是被「活活吸死」。
然而,當動物學家深度研究時,這些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其實很少,根本不可能吸乾野馬的血,換言之,蝙蝠可吸不死野馬。但明明就有那麼多野馬死於蝙蝠之口,難道是病毒?。
結果不是,真正讓野馬四不瞑目的,不是缺血、也不是病毒,而是「它們被蝙蝠盯上以後的歇斯底里。」
因此:
有心理學家將生活中無足輕重的小事而大動肝火、以致傷害自己的現象,稱作「野馬結局」或「野馬效應」。
#野馬結局的證偽與隱喻
前文中小編撐「野馬結局」是心理學上有名的偽命題,原因是蝙蝠吸野馬的血時,根本不會引起野馬暴走:「吸血蝙蝠在吸食任何動物的血液時會先舔食動物的傷口,而蝙蝠的唾液當中含有一種麻醉劑、可以讓動物感覺不到疼痛,同時還含有血液抗凝劑,以阻止血液凝固,因此蝙蝠吸血時不會引起動物的暴怒、驚嚇或痛苦。」因此導致野馬結局更是不太可能。
以上是野馬結局在科學面的證偽,但作為隱喻,倒是有其他研究支持野馬結局的描述。
這是另一個關於狗的實驗:
「把一隻飢餓的狗關在一個鐵籠子裡,讓籠子外面另一隻狗當著牠的面吃肉、啃骨頭,而籠內的狗顯現氣急敗壞、一會憤怒、一會沮喪的各類負面情緒,最終產生了一種「神經症性的病態反應」。
而這個實驗表明了野馬結局的隱喻:「恐懼、焦慮、抑郁、嫉妒、敵意、衝動等負性的情緒,是一種對生理有破壞性的情感,長期被這些心理問題困擾就會導致身心疾病的發生。」
#回到競爭
這時回到我們的主題,競爭。
如果我們把野馬結局和籠子狗實驗裡兩隻動物的關係視為「競爭」,那他們的共通條件是「強弱懸殊」與「一方無力反抗」,結局也顯而易見,被打倒的一方不是被競爭對手擊倒,而是被自己的焦慮與沮喪所擊倒。
因此我們可以做一個小結:如果我們希望透過競爭來激勵人,強弱懸殊的競爭毫無激勵作用,甚至反而有害。
《TOP DOG:The Science of winning and losing》裡,Po Bronson和Ashley Merryman兩位心理學家,以輸贏為主題闡述了競爭的種種緣由與現象,其中第一個現象就是:
「只有在勢均力敵時,競爭才有激勵效果。」
書中舉了一個很有趣的例子,老師想透過「改變他的競爭環境」來改善一個成績不好的學生時,調整的結果如下:
1. 把他調到資優班 → 結果成績變得更糟。
2. 把他調到放牛班 → 結過成績也變得更糟。
3. 把程度跟他差不多的學生湊成一班:結果成績有顯著提升。(掌聲雷動)
如果把上面三者做成視覺呈現,可以用下面的圖表現。
#最好的對手
最後再回到我們最初問的問題。
Q. 什麼樣的競爭能讓雙方的表現變得更好呢?
A. 實力跟你想激勵的對象差不多的對手。
除了組織管理上是如此,在遊戲設計與個人成長也是。
遊戲裡的競爭
例如NBA 2K Mobile裡,逐步換更強的卡牌,與關卡難度逐步上調的匹配機制:對手太強,玩不下去;對手太弱,沒有樂趣。
最揪人的感覺就是:有時贏、有時輸,結果發現自己越來越容易贏的快感,讓你更努力練習。
個人成長
而之於我們個人成長的道理亦然:不要急著越級打怪,而是先挑選和自己程度差不多的人練習,再把難度往上調一點、再調一點,進度的成效才會顯著。
這是刻意練習的邏輯。
以上分享,祝大家都能為組織、團隊或自己找到最好的對手喔。
by (不愛競爭可是總在競爭的)傑克小編
—
[ Rules Creative / 吾則創意]
業務洽詢:Jack Dai
[Phone: 02–25503158; E-mail:jack@rulescreative.com]
➡官網 — [ http://www.rulescreative.com/ ]
➡FB粉絲團 — [ https://www.facebook.com/rulescreat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