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ONE BOY預算無上限?拜託,千萬別這麽想…】|RULES CREATIVE
最近在行銷圈熱到不行的ONE BOY,引起眾多討論,人人議論紛紛:
「ONE BOY預算無上限?怎麼有錢請這麼多代言人?砸那麼多廣告?」
這可以分成兩個問題:
1. ONE BOY幹嘛請那麼多代言人?
2. ONE預算無上限?
以下是簡易的分析。
請那麼多代言人要幹嗎?
網紅海見怪不怪,明星海在台灣就比較少見了,先來看看ONE BOY的官方代言人有哪些:
衝鋒系列代言人:朴敏英
石墨烯3D壓力褲代言人:郭雪芙
輕鋒系列代言人:炎亞倫
Skin系列代言人:簡嫚書
冰鋒系列代言人:郭雪芙
機能輕旅鞋代言人:張鈞甯
以上是「官方代言人」,不含郭書瑤、黃子交、張景嵐、柯有倫、戴資穎、玖壹壹…等業配形式的明星。
找代言人的好處無須多說,問題在:
“代言人不是一個就好,請那麼代言人幹嘛?”
其實多代言人的形式在國際品牌(尤其是精品業)早已見怪不怪,在還沒被我們解放的對岸(?)更是模式成熟,例如雅詩蘭黛就分「全球代言人」、「中國區品牌大使」、「彩妝大使」、「產品大使」。其他品牌也有系列代言人、活動大使、品牌摯友等代言形式。
多代言人的好處有二:
1. 打到各層級的受眾
2. 規避單一代言人出現公關危機時的風險
換句話說,多代言人的操作模式,特別適合於市場夠大、受眾夠廣的品牌,所以:
“如果市場夠大、受眾夠廣、且預算足夠,多代言人絕對是一個合理的操作。”
接著進入最核心的課題:ONE BOY怎麼可以做到預算無上限?
三種熱門論述
綜觀社群上流傳最廣的幾篇One Boy分析文,大致可分為三類:
1. 起點跟你不一樣(如迪卡儂)
2. 背後有更大的目標(背後金主目標)
3. 產品定位對了,且毛利率足
這三派視角各有其道理,但我想不浪漫地補上其他視角,先說兩點結論:
1. 沒有預算無上限這回事
2. 行銷投入端視於「4P」和「生意的成長策略」
原因請聽我細細說來。
預算無上限的迷思
當你看到One Boy鋪天蓋地的廣告,你會心生一種「天啊,是多有錢?」
冷靜。
事實上多有錢是算的出來的:就算用最粗的算法,你也可以抓「一個代言人均價500萬、10個5000萬,實體戶外廣告、電視廣告與網路廣告投放5000萬,加總起來約1億」之類的籠統估算。
覺得太保守就乘2,約2億…乘5、乘10皆可推估,以此類推。
全球預算最高的品牌
上次看到報導,全球廣告投入最大的品牌是Samsung,總預算約112億美元(換算新台幣3,387億),金額嚇死人…別急,
如果對比三星2,360億美元的全年營收,其行銷費用佔集團營收約5%。
營收的5%多嗎?
好像不多,這時你大概會想,得看商業模式與利潤率了。
這就對了!One Boy的預算多不多別看體感,請從數據面回推,才能問到點上,真正的問題是:
「One Boy行銷預算營收占比是多少?」
若以消費性品牌比例較高的30%計,2億NTD的行銷投入6.7億NTD營收即可做到。
接著才是最重要的課題:4P與成長策略
4P與成長策略
行銷4P是最樸素也最容易被人遺忘的分析框架,他們分別是:
Price(價格)
Product(產品)
Place(通路)
Promotion(行銷)
前3P加上發展策略,決定了Promotion,在這部分,戀家小舖的創辦人「李忠儒」大大的闡述的最符合生意面:「受眾最大的產品與價格,加上足夠的毛利率,讓他有條件投入這麽大的行銷預算。」(原文連結:https://reurl.cc/330Xz0)
當我們對一個生意感到好奇,套用4P去看,基礎條件就清晰了,於此不多贅述。
接著,我們可以反問兩點:
Q1. 為什麼其他產品類似、價格雷同(毛利率相近)的廠商,沒有一樣的投入?
Q2.為什麼其他顯而易見資本更雄厚的廠商沒有一樣的投入?
這兩個問題有一個共通的答案:
“目標與經營(發展)策略的問題。”
在市場上有兩種最典型的發展思維:
1. 保淨利,穩健成長
2. 衝營收與市場,創造規模經濟
保淨利的經典在傳產中小企業上最常見,而衝營收的極端典型是過去十年的網路巨頭,離我們生活最近的就是Uber eats了。(笑)
然而,選擇什麼發展方式是有條件的,什麼條件呢?列舉部分:
1. 既有資本規模
2. 資金成本
3. 產品與價格的受眾規模
4. 毛利率
5. 創始人的性格
6. 股東的投資回報預期
一樣的生意,給一個追求穩健增長的老闆,會玩出截然不同的面貌,尤其在資金的運用上。
而資金也有不同的來源,至少有三種:
1. 自有資金(集團資金、親友金援等)
2. AR/AP現金流(應收帳款/應付帳款時間差的現金)
3. 銀行貸款(信貸約營收50%,若條件好或有固定資產營收100%的也有)
這時可以捫心自問:
“錢的來源攤在桌上,若你也能取得,你會和One Boy一樣的花法嗎?”
我武斷地猜,未必喔,終究「知道不代表敢做、敢做不代表能做到」,是性格與生意策略的問題。
更何況市場是個成王敗寇的地方,看見成功案例的你,別忘了那些戰死沙場的老兵:
這類用鋪天蓋地明星海、最後沒賺錢的品牌,在對岸可不少。
總結與提醒
回頭看One Boy,他能投入這麼大的行銷的根本原因不脱三點:
1. 儘速創造規模經濟的目標(也許是 IPO or 其他)
2. 以不斷加大行銷投入來提升營收的成長策略
3. 以同行都不敢做的多明星代言360行銷為行銷上的競爭策略
再精簡,一句話總結One Boy:
“這是一個在價格與產品受眾大、毛利率足夠高、行銷策略差異化明確、資金槓桿可能開很大的生意。”
最後還是提醒,思考任何一門生意時,請不要:
1. 簡化思考(ex. 預算無上限)
2. 單一歸因(ex. 燒不完的行銷預算)
3. 生搬硬套(ex. 我們也可以像One Boy用「穿比不穿還涼」打造爆款)
以上概述,供參考,也祝福各位兔年開工愉快喔。:)
by 傑克小編
—
[ RULES CREATIVE/ 吾則創意]
獨立品牌代理商 RULES CREATIVE
~用策略和創意幫助你的生意~
業務洽詢:Jack Dai
[Phone: 02–25503158; E-mail:jack@rulescreative.com]
➡官網 — [ http://www.rulescreative.com/ ]
➡FB粉絲團 — [ https://www.facebook.com/rulescreat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