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OKR一定OK嗎?】|RULES CREATIVE
[ OKR是什麼?]
沒用過OKR、你想必也聽過他的大名,對,書上和報導上說Google就是以OKR來代替KPI、因此獲得巨大的成功。(搔頭)
就傑克小編來看,OKR有其優點,但也不是全然適合每一個行業,以近期的風向來說,有點過度被神化了。
先說說什麼是OKR?
「OKR」
=「O」bjectives +「K」ey 「R」esults
=目標與關鍵成果法
而如同OKR是由兩個詞所組成,其意義也可以分開解釋:
目標(Objectives):做什麼?
關鍵成果(Key Result):怎麼做?是否達成目標?
這麼說可能有些抽象,舉傳統的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關鍵績效指標)為例,再說說OKR有哪些差別,你就明白了。
在常見的KPI制度裡,主管一般會為你設下你該達成的數字指標,然後透過績效考核與面談,在評量表上打下你的成績單KPI。
這是一個由上而下的過程,相信你很好想像,一般非常適合需要「效率」與「立即得到效果」的公司,如傳產製造業與電子業。
而OKR則很不一樣,他有十點特色和四個好處。
[ 十點特色和四個好處 ]
OKR的十點特色:
- 它訂的是目標與關鍵成果。
- 它既是由上和下、也是由下而上,換言之,也就是上從領導、下到部門主管或員工都得訂自己的OKR。
- 目標不只是數字,他得有意義感。
- 大目標得是所有下級目標的大目標。
- 各層級的目標得透明展示、溝通分享。
- 關鍵成果的設定是為了能達成目標。
- 關鍵成果不只一個,可列多項。
- 不同部門會有不同的關鍵成果。
- OKR多以季為單位。
- OKR有容錯率。
而這樣的設定可以為組織帶來4個好處:
- 讓整個組織上上下下聚焦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 因為以目標為導向,從企業的大目標到各部門的小目標,所以每個組織成員望向的方向是一致的:聚焦在怎麼達成目標。 - 促進組織那個部門的理解與團隊合作。
→ 由於各部門必須透明揭露自己OKR,所以不同部門的同仁則可以了解其他部門訂了什麼樣的OKR來達成企業大目標,有助於幫助理解。 - 利於管理者對各部門的責任進行追蹤。
→ 由於以部門為單位,管理者在達標或未達標時,更清楚功勞或問題出在哪個部門的達標或沒達標。 - 有激勵人們不斷朝更多的目標邁進的可能性。
→ 因為OKR是按季定、且有容錯率,因此在達標時更易於組織成員挑戰更高的目標,而不是像達成KPI後就鬆懈下來。
知名投資人約翰・杜爾(John Doerr)在暢銷書《OKR做最重要的事》裡有更詳盡的解說。
[ OKR未必OK ]
從上述的描述,想必你的腦中已經對OKR有著美好的想像,但請別忘了小編在文頭所言:「OKR有其優點,但也不是全然適合每一個行業。」
舉兩個具體且極端的案例,一個非常不適合、一個適合,方便你比較理解。
非常不適合OKR
「你好,我是一間塑膠射出工廠的老闆,我們工廠有10台射出機,8台100噸、2台600噸,還有其他週邊設備數台,整體設備嫁動率80%。
工廠的管理幹部6人,作業員50人,提高嫁動率、提高良率、降低耗料率和減少退貨率是我們的關鍵,故SOP優化和品管是我們幹部的重點項目。
由於接單排產,每個作業員我們都會為他訂下明確的KPI,多少工時、製作多少量,數字指標是絕對關鍵。
你也知道,作業員來來去去,我們最重要的是讓他們動作精準、效率高,你說的那個什麼OKR…在我們這不行啦!
我不要他們告訴我他要什麼,我也不要聽他們訂什麼目標,我的指標很單純,效率和良率…你想,你要作業員OKR蝦米?你要產線班長ORK蝦米?
他們是按工時領錢的耶,當然看KPI啊,績效定死死,還OKR咧。」
挺適合OKR
「我是一間創意廣告公司的老闆,我們公司有十人,屬於平行組織。
業務內容很複雜,有創意campaign、品牌改造、粉絲團經營、媒體投放和其他各種實驗性專案。
我們沒有標準的KPI,因為很難定,每個案子都不一樣,所以我們只有大目標。
老闆有公司總業績目標,和達到目標的幾個關鍵指標,如Inquiry數、提案成功率和顧客流失率。
而不同執掌的部門則有根據大目標展開自已的小目標和關鍵指標。
我們跟你說的工廠很不一樣,比較像你說的OKR啦。」
小結
看了上面兩個例子,我們可以試想:如果把廣告創意公司的OKR放在工廠、或把工廠的KPI放在創意廣告公司,能行嗎?
想必不行。
不行的原因不是OKR和KPI有什麼問題,而是下列三點:
1. 企業階段與業務模式的複雜度不同。
2. 成功要素不同。
3. 容錯率不同。
[ OKR與KPI ]
這時也許你又會這麼想:所以複雜的用OKR?單純的用KPI囉?
這也未必。
就舉大型的代工廠為例:過去還是小工廠時,他們全看KPI,良率高、獲利高;後來長大了,現有業務已無法滿足成長需求,所以他們新開部門,開始投入各種可能成功或可能失敗的未來事業,這時就挺適合OKR,然而這間工廠有因此沒有了KPI嗎?
不,他很需要,因為KPI是他達成成功的根基,但同時,當它需要採用OKR時,KPI也成為了阻力:是必要之痛。
也因此我們常聽到一些管理大師或企業家們說:這兩家公司的基因不同,不能相提並論。
就是這個道理。
以上淺談OKR,供參考。
by 傑克小編
—
[ Rules Creative / 吾則創意]
業務洽詢:Jack Dai
[Phone: 02–25503158; E-mail:jack@rulescreative.com]
➡官網 — [ http://www.rulescreative.com/ ]
➡FB粉絲團 — [ https://www.facebook.com/rulescreat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