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越升越無力 — 彼得原理】|RULES CREATIVE
〖 序曲 〗
「薛西弗斯因為欺騙死神,被懲罰終其一生推著大石上陡峭的高山。每次大石頭快要到山頂時,石頭就會從手中滑脫,呼隆隆地滾回山下,他只好重新下山,一次又一次地推著石頭,永無止盡…」
不知道你有沒有一樣的感覺,工作中,你就像欺騙死神的薛西弗斯一般、總試圖騙自己「我行!」、「我一定可以!」
你成功的往上爬了一階(升官或接了更大的任務),來到挑戰更大、更凶險的高度,你繼續對自己說「我行!」、「我一定可以!」,戰戰兢兢中,妳暗自恐懼自己被巨石壓扁、跌落山崖…
別怕,你不孤單,在管理學界有一個鼎鼎大名理論就在說這件事:彼得原理(Peter Principle)。
彼得原理的意思是:在一個階級組織中,如果我們努力上進、不段升遷,那我們遲早會升到一個超出我們能力的位置,無法勝任職務,甚至成為組織的負資產。
〖 彼得原理 〗
1968年轟動一時的《彼得原理》一書,作者是加拿大教育學者勞倫斯・彼得(Laurence Peter)博士。
你也許會好奇:「奇怪,一個管理學的理論,怎麼會出自一個教育學者呢?」
這得從彼得的故事說起。
彼得覺得無理
彼得博士本來是一名教師,原本滿懷理想的他,在工作中卻發現自己學校的校長只關心教室安不安靜、窗簾有沒有拉個一樣高、花圃有沒有被破壞,校長根本不關心孩子的教育問題。
一氣之下他決定寄信去教育部、申請轉校,沒想到他的信被退了回來,讀著退件原因、他哭笑不得,上頭寫著:「為了確保寄信安全,我司規定這類信件必須以『掛號』寄出,否則不予接受。請您按規定重新填寫申請表格、重新寄送。」
這時彼得博士才驚覺,問題不只是老師、校長、教育部的官員,而是整個教育體系裡根本沒幾個稱職的人。
如果是現在,民眾應該會po FB或寫在爆料公社,我不知道當時彼得博士有沒有這個衝動,但想當然爾他沒有陷入對官僚體系的失望情緒中,而是開始研究這個…
「從公家機關到民間企業、從基層員工到公司高層,無處不在、甚至不稱職比稱職更為普及的『無能』現象。」
結果就是鼎鼎大名的暢銷書《彼得原理》。
彼得的詛咒
彼得博士有一個大膽的詛咒:
只要時間夠長、層級夠多,那麼組織中的每一個職位上,最終都是不勝任的人選。
這個詛咒的邏輯是這樣的:
如果一個員工在工作上稱不稱職的能力分為「體力、智力、專業、社交、EQ」,一個員工很努力、超越自我、成功升了上去,結果在新的職位上,只要有五項中的任何一項不符合新職位的標準,他就立刻從「優秀的員工」變成了「不稱職的主管」,當整個組織都處於這樣上升流動的態勢,最終每一個位置上的人,都可能不稱職。
如下方圖示。
〖 怎麼看出他彼得了? 〗
當一個人處於彼得原理的不稱職狀態後,為了在組織裡繼續存活,常會演變出四種奇特的行為傾向,成為讓員工苦鬧萬分、摸不著頭腦的主管。
類型一:總是在準備
對於老闆交代的任務,他總是在準備、總是在修改,不斷深究專案的細節,直到順利拖過任務執行的時機。
→ 拖過去,就沒有人能知道他到底行不行了。
類型二:總在看細節
有一種主管,常被人們評價為「他刁很細。」他擅長看細節,應該說他只專注於細節,每一個經過他的案子都舉步維艱。
→ 刁出細節錯誤,他就沒有責任了。
類型三:籠統沒細節
和前一類不同的是,這類主管特別籠統,講的頭頭是道,但具體該如何、沒人搞得清楚,每一個經過他的案子都不知道該從何開始。
→ 樣樣沒細節,一是任務難開始,二是細節出錯他都好自洽。
類型四:只攻一個點
這類主管會無比注重在某一個細分領域,甚至是一個點,多得他都不會,在任務開始前即切割清楚自己的責任範圍。
→ 他會的能搞定,不會的跟他沒關係。
看到上述四類人,不知道你的腦海中有沒有浮現某張難忘的容顏?
我有,我猜你也有。(笑)
〖 驗證彼得原理的當代經濟學家 〗
為了驗證「彼得原理」,美國有三位來自不同學校的經濟學教授(明尼蘇達大學的Alan Benson、麻省理工學院的Danielle Li和耶魯的Kelly Shue)共同進行了一項研究:
他們長期追蹤214家美國企業、5萬多名業務員、在6年期間的業績變化和升遷歷程,結果發現…
如彼得原理所預測,獲得升遷的幾乎都是超級業務員,而這些人當上主管後幾乎都因為缺乏管理能力而表現不佳。
2021年的報導中,Benson教授感慨地說:
「我原本以為這些超級業務員當上經理之後,最差就是個普通的主管罷了,畢竟有些能力是可以帶到主管職位的,有些則不行,但研究結果顯示那些業績最好的業務員被拔擢之後,全都成了最差勁的主管,卻讓我始料未及。」
〖 我們終得幹掉(躲開)彼得 〗
又該怎麼突破「彼得原理」的詛咒呢?
其實答案竟就是後來的各種管理理論、新組織型態和人才培育方式,本篇難以道盡,然而之於個人,我們至少可以懷抱三個原則:
1. 認知:我們終將遇到彼得原理的不稱職天花板。
2. 學習:不斷學習、把瓶頸是為成長的機會。
3. 彈性:保持自己在組織內或組織外流動(被市場需要)的彈性。
能認知,不驚慌;
能學習,保持進步;
有彈性,大不了換間公司。(老闆表示:????)
祝你在職涯中,順利逃脫彼得的詛咒。
by (傑克不彼得的)傑克小編
—
[ RULES CREATIVE/ 吾則創意]
獨立品牌代理商 RULES CREATIVE
~用策略和創意幫助你的生意~
業務洽詢:Jack Dai
[Phone: 02–25503158; E-mail:jack@rulescreative.com]
➡官網 — [ http://www.rulescreative.com/ ]
➡FB粉絲團 — [ https://www.facebook.com/rulescreative/ ]
「用策略和創意幫助你的生意。」 — RU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