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氣死!他們到底怎麼讓我上癮的?】|RULES CREATIVE
#上癮
最近Netflix的《智能社會:進退兩難》很夯,人們因FB、IG、PTT而上癮早已是個不是問題的問題,影片中提問:他們到底怎麼讓我們上癮的!?!?
我們知道,這是產品設計師有意為之的設計:
透過改善產品,延長我們的使用時間、增加我們的使用頻率,直到我們的腦子太習慣因獎勵而無法正常分泌多巴腤、血清素、r-胺基丁酸和腦內啡,以至於不使用時都覺得難受,我們才赫然發現自己已成癮。
延伸的問題有兩個:
1. 該怎麼戒?
2. 要怎麼設計呢?
之於總在設計人(?)的廣告人如小編我,會著重在第二點,也就是:
該怎麼讓別人成癮?
總結起來是四點:
1. 吸引消費者注意力
2. 刺激消費者行動
3. 獎勵消費者
4. 進一步優化產品
#養成「好」習慣
與其說是成癮,不如說是讓消費者養成習慣,養成使用我們產品的習慣。
而我們可以這麼定義習慣:「在特殊情景暗示下產生的無意識行為」,就像我們舉起手機就會不假思索地點開FB或IG滑幾下,不需提醒、不需督促,就像吃飯睡覺一樣。
當習慣的消費者多了,除了會產生群聚效應,也會讓原本的消費者成為品牌最忠實的宣傳者,提升消費者價值、降低品牌宣傳成本。
而達到這個目標,得透過設計。怎麼設計消費者養成好習慣呢?就是上述的四步驟:
Step 1 吸引消費者注意力
毫無疑問,得讓消費者對我們的產品感興趣。而基礎是我們得夠了解消費者:
1. 為什麽需要使用我們的產品?
2. 在什麽情況下需要使用我們的產品?
3. 我們的產品填補的是什麽情感需求?
在基於此設計能滿足消費者、吸引他們注意力的產品。
Step 2 刺激消費者行動
在成功吸引消費者使用後,我們得降低人對新事物的抗拒感,也就是把使用介面(UI)和使用體驗(UX)設計得順暢好用,進而讓他們快速上手。
Step 3 獎勵消費者
在消費者行動之後,不斷給他獎勵,並且讓消費者在沒有使用產品時,也能擁有額外的獲得感,進而讓消費者使用產品時心生一種莫名的滿足感。
Step 4 進一步優化產品
最後就是不斷從方方面面優化產品,提高消費者參與度與投入的時間,提升非理性好感。當消費者越是投入,就越難放棄。
舉凡FB、Twitter、IG、Netflix、Google、Amazon等巨頭,都早已在第四步上不斷鑽研深化到我們想像不到的深度,所以舉凡我們眼睛落在哪的順序、接受按讚與提醒的方式,都是經過不斷設計優化,這也是為何我們很難抗拒他們。
然而上癮一定是壞的嗎?也未必,其實,一樣的邏輯,我們也可以用來「設計自己」。
#設計自己
某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後,你忽然想減肥(?),碰巧又看到了小編的文章,於是你決定設計自己。
Step 1 吸引你的注意力
- 為什麽你需要減肥? → 最近追求女性不順利。
- 在什麽情況下你需要減肥? → 穿衣打扮不給力。
- 減肥填補了你的什麽情感需求? → 對外自信心。
Step 2 刺激你的行動
你得降低自己抗拒的可能性,所以你搜尋後找尋到自己最喜歡的健身方式,頭過付費和上FB發文公告來提高自己的失敗成本,逼得你自己不得不行動。
Step 3 獎勵自己
當你每減一公斤,就發一張體重照和自拍照,受到大家鼓勵,夜裡時則一邊欣賞自己變鬆的褲腰一邊OOXX獎勵自己。(?)
Step 4 進一步優化減肥
隨著效果顯著,你開始加大個角度力度:添購服裝設備、加碼課程、提高發文和夜晚獎勵自己的頻率(?)。
週而復始下,你成為一個瘦子了!
當然,這只是舉例(笑淚),但道理確實是如此。
最後,期盼每一位朋友都能成為習慣的主人,免於這些設計我們的人的奴役。
by 傑克小編
—
[ Rules Creative / 吾則創意]
業務洽詢:Jack Dai
[Phone: 02–25503158; E-mail:jack@rulescreative.com]
➡官網 — [ http://www.rulescreative.com/ ]
➡FB粉絲團 — [ https://www.facebook.com/rulescreat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