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人生必讀:「壞消息」怎麼說?】|RULES CREATIVE

「跟你說一個不好的消息…」

“如果是壞消息,就立刻叫醒我,因為壞消息是絲毫不能耽擱的。” — 拿破崙

有一件事是沒有人喜歡、卻無人可以避免、且一生中總會在不同階段一再出現,那就是…

「告訴別人壞消息。」

老闆告訴員工被開除、父親告訴妻子家裡破產、醫生告訴病人這病沒得治、員工告訴老闆自己下錯單造成客戶震怒…

聽見壞消息的人很難開心,更常伴隨著難過或生氣;而負責傳遞壞消息的人當然也懂,難以啟齒。

一、說壞消息時的三大誘惑

因為難以啟齒,說壞消息時有「三大誘惑」阻礙我們前行,或讓我們走向不正確的道路,他們分別是…

誘惑一:拖延

抗拒面對說壞消息時的尷尬,遲遲不敢說,最後反而加深了對方的焦慮或延誤了對方可以處理的時間。

誘惑二:責備

跟被告壞消息者站在一線,聲稱自己也不同意,一起責怪其他人,逃避責任。(如:「我也不認同老闆,他做這決定真的很過分耶。」)

誘惑三:切割

說完壞消息後,切斷與對方的聯繫,好逃避自己成為壞人的罪惡感。

這三大誘惑不僅不會讓事情更好,反而會讓事情更糟,甚至讓人成為一個不正直的人,不可不慎。

那,又該怎麼說呢?

這裏我們用對象來做二分法:「向下」(含平級)和「向上」。

「很遺憾告訴你,你…」

二、怎麼向下(含平級)說壞消息

想像一個情境:

「你是一名中階主管,因為公司虧損,老闆要求你在過年前裁掉部門10%的人力,其中包含不少老員工…」你該怎麼開口呢?

六原則:

原則1:不要避重就輕

不論怎麼說,壞消息就是壞消息,小心翼翼、婉轉模糊、甚至避重就輕地說出壞消息,只會讓對方在無可避免的震驚中增加焦慮:直說為上。

原則2:停頓

噩耗突然降臨,對方可能會在短時間內根本聽不見你說了什麼,暫停一下,讓對方緩緩,給他們一點時間來消化,然後再繼續:停頓很重要,記得要有眼神交流。

原則3:不要因為想當好人而掩蓋了正直

擔心被人討厭,是人之常情,但千萬不要為了想當好人,而忘了自己的身份(代表公司或家人)、進而說出與事實不符的話、或推諉責任:不論之於工作或生活,正直的別名是責任。

原則4:表現出同理心

這裡的同理心,指的是能設想對方因這件事可能造成生活上或心理上影響:說出你能想像的影響,能讓對方感受到被理解,降低痛苦感。

原則5:以坦誠結束對話

這裡的坦誠,指的是接受現實情況,因為不論你說出壞消息的邏輯有多無可辯駁,但對方的情緒始終需要時間消化。終究說壞消息不可能有掌聲,更不可能被認同,如果你想支持對方,至少可以坦誠的表達願意跟對方對話或提供支持的意願:關注對方的需求,而不是自己的需求。

原則6:兌現承諾

唯一能讓大家相信你會認真對待承諾的方法,就是你接下來的行為:如果有答應什麼,請兌現承諾,這是原諒自己最好的方式。(如員工離職後就不管之前對人家許下的承諾,Nono喔。)

裁員範例:

「經過長達數月的考慮,對於我們公司的未來,董事會做出了艱難的決定,我們必須資遣10%的人力,包含你…

(停頓一會)

「我知道這件事你很難接受,晴天霹靂。我會花幾分鐘時間解釋我們是如何做出了這個決定。我不期望你能夠同意我們的結論,但是,我想向你解釋事情的過程。

(解釋)

現在離年假不到一個月,我想象不到還有更差的時機來說這件事。我真的很難過你接下來無法與朋友和家人度過一段平靜的時光,我很抱歉。考慮宣佈時間時,我們覺得現在必須即時減少公司的虧損,要不公司會有倒閉危機…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細節,我會為你留出時間,我也會想盡辦法,支持你接下來的計劃。

6原則的本質邏輯

這6原則的本質邏輯有4點:

1. 負責:承認自己的角色

2. 坦誠:避免因愧疚而盲目道歉

3. 體貼:承認可能造成對方的傷害

4. 耐心:尊重對方的需要

回到根本,一言以蔽之就是:「尊重對方也尊重自己。」

尊重對方也尊重自己。

三、怎麼向上級說壞消息

「老闆,呃…對不起…我剛剛的發文被炎上了…現在公司Google評論被1顆星洗版…真的很對不起…」老闆皺著眉看著你,你低著頭盯著他抖不停的腳,世界是地獄…

你腦海中想的是憤怒與處罰,老闆想的是什麼呢?如果他是好老闆或好主管,他想的其實很單純:

了解狀況、評估影響、解決問題和如何不讓這樣的錯誤再發生。

基於此,跟老闆說壞消息的四步驟孕育而生。

步驟1:簡介問題

「用幾句話總結狀況。」
在報告前請先思考發生了什麼事、何時發生、以及因此而受到影響或衝擊的人有誰,然後再去跟主管會報,並直接用幾句話總結狀況。

步驟2:簡要描述影響

「告知受影響的人與程度。」
告知你所想到的每一個利益相關者,並簡述這個問題對他們的影響有哪些:經濟損失?客訴?團隊士氣?

步驟3:提出解決方案

「提出你想到的解決方案。」
提出1~2個具體的解決方案以及您認為它為什麼會奏效。向主管展示您是一名問題解決者,並能迅速應對。

步驟4:執行計畫

「若得到同意,立即採取行動;若主管有疑慮,火速修正計畫。」
不論結果如何,重點是要採取行動,在結束對話時,顯示你致力於實施解決問題,執行後很重要的一點是:「未來你將如何避免問題再次發生。」俗稱「防呆」。

效果

如果你用這四步驟報告,最後問題還能順利解決,那壞消息反而成為加分題喔。

四、不分對象、說壞消息的共通點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雖然文中分對象,但其實不論對象是誰,都有三個共通點:

1. 對方需求是什麼?
同樣是噩耗,老闆在意的是減少傷害、解決問題和防呆,被告知資遣的員工在意的則是情緒與未來,不一樣。

2. 自己的角色是什麼?
→ 你是傳遞訊息者?還是造成問題者?角色不同,解決方式就不同。

3. 自己是誰?
→ 這點不變,你可以是個坦誠、正直、能同理他人的人。

最後以不久前過世的作家米蘭・昆德拉的句子收尾:

“生命中不能承受的,不是存在,而是不能其為自我。”

希望讀完這篇、並經過練習,你能成為一個能夠坦誠、有同理心、能妥善說出壞消息的大人。

by 傑克小編

生命中不能承受的,不是存在,而是不能其為自我。

<參考資料>
*6 tips for approaching difficult conversations
*How to Deliver Bad News to Your Boss

[ RULES CREATIVE/ 吾則創意]

獨立品牌代理商 RULES CREATIVE
~用策略和創意幫助你的生意~
業務洽詢:Jack Dai/Aaron Du
[Phone: 02–25503158;
E-mail:jack@rulescreative.com / Aaron@rulescreative.com]
➡官網 — [ http://www.rulescreative.com/ ]
➡FB粉絲團 — [ https://www.facebook.com/rulescreative/ ]

「用策略和創意幫助你的生意。」 — RULES

--

--

RULES CREATIVE/吾則創意
RULES CREATIVE/吾則創意

Written by RULES CREATIVE/吾則創意

RULES CREATIVE/吾則創意是一間獨立品牌代理商,我們擅長用策略、創意與設計解決品牌客戶的商業問題。Logo「R」的缺口是20%的商業與創意出口,意義是我們懂到「真正懂創意的人,是最懂規則的人」和「創意不是顛覆,而是在規則中找出口」,基於此,我們的Slogan是「用策略和創意幫助你的生意」。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