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教訓【 15個頂尖品牌的失敗產品 】|RULES CREATIVE

RULES CREATIVE/吾則創意
14 min readJan 19, 2024

“成功的經驗百百種,失敗的原因卻總是那幾個。”

你知道Uniqlo賣過水果嗎?
你知道可口可樂曾經換過口味嗎?
你知道Netlfix曾經推出過名叫Qwikster的品牌嗎?

你可能都不知道,因為這些產品都不在了。

本文將替你回顧Amazon、福特、可口可樂、任天堂等15個頂尖品牌推出過的失敗產品,歸納其失敗的原因,就5種:

1. 從我想要什麼、我能做什麼出發,卻沒考慮消費者想要什麼
2. 想著自己的產品有多好,忽略了供應鏈的配套資源。
3. 成功經驗的路徑依賴
4. 執行力不足
5. 經營問題導致的策略失誤

廢話不多說,讓我們一起進入時間迴廊、從品牌們的失敗經驗中學取教訓。

一、亞馬遜做手機

產品:Firephone(智慧型手機)
公司:Amazon
發布時間:2014年7月

簡介

一支拍攝任何DVD或書籍,就可以直接連上Amazon網站上購買或評論的電商購物手機。

結果

市場反應冷淡,只賣出10萬台,最後降價求售,財務損失共計1.7億美元+庫存8300萬美元。

【 小結 】

從自身需求出發,沒搞明白消費者真正的需求。

亞馬遜做手機

二、福特做中級車

產品:Edsel(愛德索車)
公司:福特
發布時間:1957年9

簡介

一款填補福特中級車產品線、過度追求舒適與大馬力、行銷力度滿滿的全新車款。

結果

按鈕式操作故障頻頻,售出10萬台,損失3.5億美元。

【 小結 】

從消費者需求出發,搞錯定位&沒把產品做好。

福特做中級車

三、可口可樂想要變年輕

產品:新可口可樂
公司:可口可樂
發布時間:1985年4月23日

簡介

因應百事可樂的競爭壓力下,經過20筆消費者盲測,可口可樂重磅推出從包裝到口味都換然一新的「全新可口可樂風味」。

結果

業績一落千丈,舊可樂造成瘋搶,每天公司接到超過1000通客訴電話,三個月後全面下架、舊款可樂回歸。

【 小結 】

誤讀自身品牌價值及消費者需求。

可口可樂想要變年輕

四、臉書做手機

產品:Facebook Home(智慧型手機)
公司:Meta
發布時間:2013年4月12日

簡介

由HTC生產,一款搭載「Facebook Home」主畫面應用程式、讓你在主畫面就可以隨時使用Facebook各項功能的智慧型手機。

結果

功能多餘、惡貧如潮,且耗電,總銷量不到10萬台,發布後3個月停售。

【 小結 】

從自身需求出發,沒搞明白消費者真正的需求。

臉書做手機

五、Google做社群

產品:Google+
公司:Alphabet
發布時間:2011年6月28日

簡介

Google以「社團」為概念,藉由Google註冊會員數的基數,推出社群媒體服務Google+,試圖讓消費者藉由定義家人、朋友、同事、同學的方式,整合人在社群中的各種關係,借此取得各類真實的數據。

結果

即使Gmail用戶龐大,但Google+的用戶數依然衝不起來,而是個資外流問題導致Google+備受批評,最終於2019年4月停止服務。

【小結】

在後發劣勢下,撿便宜心態、簡化消費者需求,沒有扎實耕耘。

六、Uniqlo賣蔬果

產品:SKIP
公司:Fast Retailing(Uniqlo母公司)
發布時間:2002年10月3日

簡介

Uniqlo母公司Fast Retailing以成衣快消模式、跨足蔬菜市場,推出蔬果快銷平台SKIP,並訂下年營收1,000億日元的長期目標。

結果

供應鏈跟不上,產品無法穩定供應,會員數卡在1萬人,增設門市也無助銷售,於2004年2月底關閉所有門市,同年6月解散公司,認列26億日元特別損失。

【 小結 】

想著自身商模與優勢,忘了供應鏈是核心。

Uniqlo賣蔬果

七、微軟做手機平台

產品:Windows Phone
公司:Microsoft
發布時間:2010年10月11日

簡介

為了對抗iOS和Android、在智慧型手機浪潮中站得一席之地,Microsoft推出Windows Phone OS,2011年2月宣布與NOKIA合作,打開市場,於2013年9月以72億美元收購NOKIA,後於2015年11月直接讓電腦系統Windows 10升級為Windows 10 Mobile。

結果

後發難取得優勢及桌上型的成功經驗難複製到行動端,2014年7月裁掉12500名NOKIA員工,2019年12月10日Windows Mobile 10正式停止更新。

【 小結 】

後發劣勢,從現有資源開發產品,而不是從消費者需求去開發。

微軟做手機平台

八、任天堂的雙螢幕

產品:Wii U
公司:Nintendo
發布時間:2012年12月8日

簡介

在Wii獲得空前成功後,Nintendo推出了以「Better Together」為概念的新品「Wii U」,主打電視和掌上型可同時雙螢幕遊玩的全新遊戲方式。

結果

由於開發難度太高,導致第三方遊戲開發商卻步,Wii U只能靠Nintendo自家開發的遊戲撐場,遊戲太少,同時2013年受到Xbox One與PS4夾殺,最終於2016年3月宣布停產,Wii U留下總銷量1300萬台的成績,不到Wii銷量的10%。

【 小結 】

追求硬體與體驗,卻忽視了生態鏈參與成本。

任天堂的雙螢幕

九、NTT DoCoMo的網路電視台

產品:NOTTV
公司:NTT DoCoMo
發布時間:2012年4月1日

簡介

有鑒於線上影音漸成趨勢,NTT DoCoMox集資500億日圓推出日本第一個專為智慧型手機設置的電視台NOTTV,損益平衡點約為600萬名用戶,2013年NOTTV與Sony Xperia和Samsung Galaxy S4合作,用戶一口氣衝到150萬名。

結果

除了相較YT而言內容偏少的問題外,原先由軟銀獨佔銷售權的iPhone在2013年9月開始讓DoCoMo加入銷售,大量Android用戶跳槽到iPhone,然而iPhone是全球機種,無法加入NOTTV這種地區型服務,導致NOTTV的用戶成長率停滯。隨後YT和Hulu改善了影音品質,2015年Netflix進入日本,成為壓垮NOTTV的最後兩根稻草。2015年3月NTT DoCoMox出現503億巨額損失,2016年6月30日正式退出市場。

【 小結 】

舊模式玩新媒介在路徑依賴下的典型失敗案例。

十、NIKE的高爾夫球

產品:高爾夫球用品
公司:NIKE
發布時間:1999年2月

簡介

1984年進軍高爾夫球服飾後,1996年NIKE推出高爾夫品牌,產品由Bridestone OEM,試圖打破四大品牌(Titleist、Spalding、Dunlop、Bridgestone)寡佔的局勢,同年與Tiger Woods簽下代言合約。隨著Tiger Woods連拿冠軍,NIKE高爾夫用具的銷售額節節攀升,並於2001年與Tiger Woods續簽5年1億美元的新合約,並開始銷售高爾夫球桿和高爾夫球袋,2008年高爾夫事業創下全年7.25億美元營收。

結果

2008年雷曼兄弟事件,造成全球景氣下滑,高爾夫球市場停止成長,雪上加霜的是2008年Tiger Woods遭遇膝傷,回歸隔年爆出桃色風暴,自此NIKE高爾夫事業落入頹勢,最終於2016年宣布退出高爾夫用品市場,重新專注於服飾與鞋子。

【 小結 】

成也代言人、敗也代言人,根本是隔行如隔山,無法掌握產品開發技術,只能仰賴外包,成本不具優勢,在遭遇整體產業發展停滯的時代背景下,更不具競爭力。

NIKE的高爾夫球

十一、TOSHIBA的規格執著

產品:HD DVD
公司:TOSHIBA
發布時間:2006年3月31日

簡介

大容量光碟規格之爭裡,身為DVD規格制定者的TOSHIBA,2002年決定不參與Sony、Panasonic、Philip等9家商社的「BlueRay」規格,與NEC聯手推出價格更便宜、可以向下相容DVD的「HD DVD」規格。在電影市場的激烈競爭後,2005年雙方展現出統一規格的意向,結果交涉未果,不幸的是原本採用HD DVD的派拉蒙和華納兄弟劈腿BlueRay,讓藍光陣營的市占率一舉攀上77%,落於下風的TOSHIBA於2006年正式推出HD DVD規格的播放器「HD-XA1」,並多次降價衝市佔,誓言要成為全球標準。

結果

2006年11月Sony推出附帶藍光光碟機功能的PS3,加上Panasonic和SHARP也推出藍光播放機,雪上加霜的是藍光陣營又在電影市場押寶到「加勒比海盜」和「蜘蛛人」等超級賣座片,自此HD DVD便開始雪崩式衰退,各內容商也陸續宣布停止支援HD DVD。2007年2月19日,TOSHIBA正式宣佈HD DVD規格退出市場。

【 小結 】

一相情願的低價策略,在性能落後上確實能推動硬體銷售,卻無法帶動軟體通路的成長,單押一個方案的同時沒有準備PLAN B,最終全盤皆輸。

TOSHIBA的規格執著

十二、SEGA的孤注一擲

產品:Dreamcast
公司:SEGA
發布時間:1998年11月27日

簡介

在前一代SEGA土星敗給Sony的PS和Nintendo的N64後,SEGA認列了433億日圓的虧損,新社長試圖力挽狂瀾,推出第一台「遊戲與通訊相容」、也就是可以上網連線玩網路遊戲的主機,想搶在PS推出第二代主機前搶佔市場。

結果

CPU和GPU的開發進度和生產造成交貨延遲,造成Dreamcast上市時間一再延遲、出貨量也大減,加上Sony在1999年3月宣布年底將推出PS2,Nintendo也發布將與Panasonic一起開發主機的新聞,遊戲市場的目光全移到了兩家競品身上,即使SEGA祭出「大降價」、「美國與AT&T聯手」和「與CSK聯合出資200億建立高速網路環境」三招,銷量依然不見起色。2000年3月結算虧損449億,5月社長引咎辭職。2001年1月宣布停止生產,從此一蹶不振,最終於2004年放棄獨立經營權,與颯美共同經營、成為SEGA颯美控股公司。

【 小結 】

構想與策略絕佳,執行力不足的典型。

SEGA的孤注一擲

十三、7–11的不安全Pay

產品:7 Pay
公司:7–11 Japan
發布時間:2019年7月1日

簡介

儘管一天有2400萬的來客數,7–11 Japan卻苦於無法掌握客戶數據、即時發送優惠資訊,集團內子公司也無法互通有無,於是先在2018年6月開發了「7–11 APP」,後又在APP中搭載「7 Pay」的第三方支付功能。

結果

先有2018年12月PayPal祭出「100億日圓活動」搶佔先機,後有本就與PayPal合作的全家便利商店推出「FamiPay」,再加上7–11 Japan發行量達6600萬張的電子錢包「nanaco」提高了顧客的轉移成本,7 Pay一推出就落居下風。然而最致命的一擊卻是7–11給自己:綁在7–11 APP裡的7 Pay安全機制有漏洞,未採取兩步驟驗證,結果被網路犯罪組織盯上,發生大規模盜刷事件。2019年9月底、短短三個月,7 Pay宣布停止服務。

【 小結 】

高層對網路資安的重要性完全沒有概念,以為自己是例外。

證據是記者詢問7 Pay的小社長為何沒有採用其他公司都在用的兩步驟驗證,小林社長說:「基本上,我們集團有所謂的7iD等產品…(中略)…我從沒想過要與其他公司在『什麼兩步驟驗證』的世界一決高下。」

7–11的不安全Pay

十四、SONY養不下去的機器狗

產品:AIBO(寵物機器狗)
公司:SONY
發布時間:1999年6月1日

簡介

在日本對次世代電腦會有「療癒需求」的洞察上,SONY自1995年開始了「無用之用的機器人」專案。經過幾年的努力終於於1999年6月1日上市,定價25萬日圓,本來就非主力專案,SONY只準備了5000台庫存,沒想到17分鐘就銷售一空。之後越來越火熱,一年半售出了45,000隻AIBO。

結果

2003年SONY因營業淨利暴跌、導致股價崩跌,陷入經營危機,當時的出井會長決定以振興電子事業部門為重心,裁掉8個事業和不賺錢的產品線,其中也包含了AIBO寵物機器狗和下一代的兩足步行機器人QRIO。2006年1月,AIBO正式停止生產。留下全球15萬台銷量的成績。(後於2010年才重啟專案,2018年推出第二代AIBO。)

【 小結 】

用短期獲利的經營視角來營運需長期耕耘的產品,等不及。

SONY養不下去的機器狗

十五、Netflix想拆卻拆不出去的DVD租業業務

產品:Qwikster
品牌:Netflix
發布時間:2011年9月

簡介

2007年正式推出串流服務的Netflix,2011年9月決定把原本賴以為生的DVD租借事業分拆出來,以「Qwikster」品牌獨立營運,並加上Wii、PS3和XBox360的遊戲片租借業務,一樣採訂閱制,兩者月租金皆為每月7.99美元。

結果

由於市場仍在從DVD訂閱市場轉移到串流服務的路上,許多Netflix的用戶同時訂閱兩者,然而在分拆後的計價上,對於同時訂閱兩種服務的用戶來說,每月租金從10美元漲到了15.98美元。這消息隨即以「所有用戶的訂閱費用將上漲六成」登上媒體標題,民怨沸騰,即使Netfli全力撲火,依然讓Netflix在短短幾天內流失了100萬名顧客,股價從305美元崩跌至65美元。最終,Netflix也在三週後緊急宣布終止「Qwikster」分拆計畫。

【 結果 】

大方向是對的,策略是對的,但沒考慮時機與消費者反應,源於內部僵化的組織文化。

Netflix執行長海斯汀事後回顧,發現許多董事與員工都認為「Qwikster」計畫一定會失敗,但全公司沒有人敢跟他說。這成為Netflix企業文化大改革的關鍵轉折。

Netflix想拆卻拆不出去的DVD租業業務

結語

「歷史是一座畫廊,在那裡原作很少,複製品很多。」 — 托克維爾

歷史是如此,失敗的歷史也是,就讓我們借鏡歷史、減少失敗的機率吧。

by(失敗經驗也很豐富的) 傑克小編


Source — 歸納改寫自《失敗讓你更成功 》一書

[ RULES CREATIVE/ 吾則創意]

獨立品牌代理商 RULES CREATIVE
~用策略和創意幫助你的生意~
業務洽詢:Jack Dai/Aaron Du
[Phone: 02–25503158;
E-mail:jack@rulescreative.com / Aaron@rulescreative.com]
➡官網 — [ http://www.rulescreative.com/ ]
➡FB粉絲團 — [ https://www.facebook.com/rulescreative/ ]

「用策略和創意幫助你的生意。」 — RULES

--

--

RULES CREATIVE/吾則創意

RULES CREATIVE/吾則創意是一間獨立品牌代理商,我們擅長用策略、創意與設計解決品牌客戶的商業問題。Logo「R」的缺口是20%的商業與創意出口,意義是我們懂到「真正懂創意的人,是最懂規則的人」和「創意不是顛覆,而是在規則中找出口」,基於此,我們的Slogan是「用策略和創意幫助你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