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想【 預算的重量】|RULES CREATIVE
近期生意繁忙,小編想談談一種很不一樣的預算。
如果你任職於廣代、媒體商、品牌顧問或設計公司到從業人員,不知道你有沒有收到過那種「好重、好重、好重…的預算」?
什麼是「好重、好重、好重…的預算」呢?
#預算的主人
在說這包預算為什麼重之前,得先了解預算的主人。
和那些耳熟能詳的知名品牌不一樣,這類預算很重的客戶有五個特質:
1. 一般屬中小企業。
2. 行業不是潮流或風口。
3. 創業至今吃過無數苦頭。
4. 過去不曾花過這樣的費用。
5. 費用佔客戶的利潤比高。
此外,這類客戶的窗口不是行銷專員、品牌經理或CMO,而是老闆,或他的合夥人。
基於上述,你可以這麼想像:
「她(他)創業十年,一路摸爬滾打、被騙踩坑,不知付了多少學費給市場和社會,才有了一定的規模與穩定的現金流。
生活開始富足,夢想卻也開始膨脹,她(他)發現要再向前邁開腳步,原先的能力與團隊已不敷使用,幾經思索、探詢,最後鼓起勇氣找了最為信任的公司商談。
「也許躊躇、也許乾脆,最終,他們勇敢地下了決定,用力簽下訂單、付出頭款,沒有付錢是大爺的高姿態,反而像找到一個向前衝的夥伴一般熱血沸騰。
當你剛收到合約時,財務告訴你『客戶已經付款囉』,小小的預算忽然變得好重、好重、好重…
「於是你無比重視這個客戶,多付出一點也無妨,也許是因為你既敬重他們能走到今天的努力,也很欽佩他們願意掏錢做這個案子的勇氣,更可能的是你發現預算為什麼這麼重的原因…
信任。」
#面對很重的預算
面對很重的預算,毫無疑問我們都會努力回報,這既符合互惠原則,也像熱血萬分的日本漫畫,但傑克小編基於多年來的經驗想告訴你:「這完全不夠。」
對,什麼努力回報根本就不夠,那什麼才夠呢?
先說一個故事:
“幾年前,RULES接下過一個代理保養品的品牌生意,剛起步的客戶對我們非常信任,我們也認真的研究與規劃,衷心希望推著客戶起飛。
研究過程中出現問題,因為客戶是人手不多的小團隊,公司負責人是兼職在做,通路端的負責人還有些不給力,因為一頭熱,我們選擇忽視,自圓其說種種理由,開案後果然悲劇,從勞民傷財到互相傷害,真是慘絕人寰的悲劇。
其實問題顯而易見,只是我們沒有理性的去面對,最終的悲劇帶得我們深刻的教訓。”
沒錯,光信任還不夠,得更多,得有「接案前三點理性評估」才夠:
1. 你有沒有做足功課、充分理解客戶的產業、他的生意和他面對的挑戰和機會?
2. 根據客戶的願景,你是否已經有明確的戰略方向?並和你的客戶討論過、取得共識?
3. 你承接的內容是否是你的優勢?是否有你不擅長的部分?
只有在經過上述三點後,你才有機會心安理得地去回報他的信任,甚至讓這類「好重、好重、好重…的預算」理所當然的應該找你,成為你的生意。
最後,我想再問一次文章開頭的問題:「不知道你有沒有收到過那種好重、好重、好重…的預算?」
「對於預算裡的信任,你有做足準備嗎?」
by (寧可過度準備的)傑克小編
—
[ Rules Creative / 吾則創意]
業務洽詢:Jack Dai
[Phone: 02–25503158; E-mail:jack@rulescreative.com]
➡官網 — [ http://www.rulescreative.com/ ]
➡FB粉絲團 — [ https://www.facebook.com/rulescreat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