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工廠轉型做品牌的四大陷阱】| RULES CREATIVE
不論在台灣或中國,四處瀰漫著一股詭譎的革命氣氛,這些「準革命者」萬分不甘心自己處於一個「大市場、小品牌」的尷尬地位,所以有為數眾多的品牌試圖將自己推廣進國際。然而,又有另一群為數也不少的「代工廠或製造業的老闆們」正試圖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好打破目前身處「微笑曲線末端」的困境。
因應這樣的需求,兩岸出現大量的「品牌顧問」和「品牌專家」,人人都言之鑿鑿的聲稱「市場上某某企業的品牌策略不可行的要點」。
在這個成敗論英雄的年代裡,我們確實可以看到失敗者遠多於成功者,而正如那句名言:「成功的方式千百種,失敗的原因總是那幾個。」
所以傑克小編想跟你說說「製造商轉做品牌的四大陷阱」。
工廠思維做品牌的四大陷阱
我相信文章的內容許多行業的朋友們都會心有戚戚焉…尤其是電子代工業和製造業的朋友們,因此,如果你剛好是這類朋友,那…懇請詳讀。
一、以「獲得」來決定「投入」
1. 代工業的獲得是按訂單量來計算的,注重短期收益,面對訂單,工廠內部首先會問的問題是:「能不能做?」 而「能不能做」的決定要素是:利潤、技術、交期。
2. 投資行銷先看預估效益,再決定投資金額
製造業每一份投資都可以評估回報,行銷一樣也可以,但他卻是隔了幾層的量化指標,因此對於製造業的老闆們而言,投資行銷是一件難以理解的飄渺。
→ 以短期投入、產出的想法來做品牌,對品牌的成長就不會有耐心,基於此會漸漸不認同執行團隊的品牌思維及策略,甚至會對團隊產生埋怨和排斥感,進一步頻繁換將。
二、簡單化操作
1. 代工業的操作流程是「內部複雜、外部簡單」。也就是接單流程相對單純,但內部管控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結構複雜嚴謹。
2. 許多轉型企業在決定做品牌之後,維持外部簡單化思維,重點全在訂單,卻不小心連內部管理都簡單化了起來,造成工廠為之混亂。
→ 品牌除了內部需要對人才及成本的管控之外,外部存在更多問題,像是複雜多變的Channel、銷售終端、市場流程,還須面對媒體等相關資源,一個沒掌控好就容易失控,陷入混亂。
三、忽視隱形成本
1. 代工廠多數的成本都發生在自己的地盤上,原物料、物流成本、工人薪資、廠房租金、廠商成本…等,多數是在廠內消化。成本結構是隨著訂單量、勞動力成本、原物料成本等組成。(固定成本 + 變動成本)
2. 工廠是「以銷定產」,按訂單來安排生產,幾乎所有客戶都肯定會支付貨款,相應的成本很快被訂單、出貨、收款給消化掉。
→ 然而品牌商得面對的卻是無數「不發生在自己地盤上的『隱形成本』」,你得先把產品生產出來,若沒賣掉就是潛在呆滯,何時賣掉?怎麼賣掉?你面對的是消費者,你該怎麼說服消費者買單呢?廣告行銷?實體網路商店促銷?開始出現不是發生在自己地盤的種種隱形成本。所以品牌真正考驗的是「對於變化因素的競爭能力」,考驗的是「對Channel利益分配的平衡能力」,以及對於「隱形成本投入的判斷能力」。
四、人圍著產品轉
1. 工廠思維的營運是「人隨著產品轉」: 接單,以生產為主線全程跟蹤,控制、疏通、協調、按期交貨。工廠的營運環節也都是以產品為核心:生產計畫、採購、產品工程、技術開發、工藝、設備、QC(品管)。
2. 工廠思維的好:產品品質好、價格便宜,不愁沒銷路!這應該是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因為這是製造業通行無阻的鐵則。然而運用在品牌經營上呢…失效!
→ 產品好不等於市場銷路好。代工以產品為核心,品牌產品也重要,但思考邏輯上卻是以「消費者」為核心。你討好的不是品牌客戶,你需要討好的是「消費者」。消費者在消費什麼?物美價廉的東西?部分正確,但多數時候代工廠卻總不約而同鎖定「中產階級維持生活不丟臉的基本尊嚴」。
回看現在
看完小編的闡述後,對於(如果是)身處製造或代工業的各位…是不是感到異常親切啊?
這是目前「中國製造」老闆們的困境,也是台灣早一輩製造業老闆們的困境,殊途同歸。現實的例子是總是電商上無數價格便宜、設計糟糕的不知名品牌,還有被鴻海收購、品牌正一步步潰堤的SHARP。
馬雲說的好:「哪裡有抱怨。哪裡就有商機。」 台灣經營品牌的困境,正是台灣崛起、大幅成長的機會,小編樂觀的這麼想著。
最後我們來看看Wiki上對品牌的定義怎麼說:
「『品牌』不是『商標』。『品牌』指的是產品或服務的象徵。而符號性的識別標記,指的是『商標』。品牌所涵蓋的領域,則必須包括商譽、產品、企業文化以及整體營運的管理。因此,brand 不是單薄的象徵,乃是一個企業總體競爭,或企業競爭力的總和。」-by Wikipedia
品牌是企業競爭力的總和,企業競爭力表現在獲利能力上,也因此,每當有客戶找Rules做案子時,傑克小編前三個想知道的問題總是:
1. 你想做什麼生意?
2. 你想賺什麼錢?
3. 你想做這個生意做多久?
選擇不同、策略不同,所以談行銷前,我們還是先談生意吧。
by (喜歡創意卻總先談生意的)傑克小編
—
[ Rules Creative / 吾則創意]
業務洽詢:Jack Dai
[Phone : 02–25503158; E-mail:jack@rulescreative.com]
➡官網 — [ http://www.rulescreative.com/ ]
➡FB粉絲團 — [ https://www.facebook.com/rulescreative/ ]
➡簡介 — [ https://speakerdeck.com/jack13841/rules-creative-introduc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