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別怕偽命題,重點是它引出了多少好問題】|RULES CREATIVE
「OO其實是個偽命題。」
這是時下很流行的文章開頭或收尾,因為這等於直接定調「問題本身不是問題,不值得討論」,也省了再去深入思考的力氣。
這時小編我不禁思索起一個根本的問題:
「什麼是偽命題?」
#偽命題
偽命題的常見的定義是「不符合客觀事實、邏輯或科學」的命題,特色是你既無法證明他正確或錯誤,另一角度是你總可以在找到正確或錯誤的根據後,依然能找到反證。
最常見的偽命題是「搖滾已死」這類流行的斷言:你可以由搖滾變流行而論證搖滾精神已死,也可以從新一代具備搖滾精神的樂團中反駁搖滾精神未亡。
文學已死、建築已死、設計已死…皆是類似的Paradox,種種悖論。
題外話,講到OO已死,必然會想到尼采的「上帝已死」,這也是個偽命題嗎?
大不同,上帝已死是尼采在其時代背景、源於宗教的絕對價值崩壞,進而提出的概念。大不同。
進一步思考,既然存在就有其意義,偽命題的意義為何?
之於創意人的意義又為何呢?
#偽命題的意義
經典哲學例子:電車難題。
「電車難題」(Trolley Problem)是哲學家們歷久不衰的超級難題,最早由哲學家菲利帕.福特(Philippa Foot)提出,內容是:
「一個瘋子把五個無辜的人綁在電車軌道上,一輛失控的電車朝他們疾駛而來,馬上就要撞上。這時, 你可以拉一個拉杆、讓電車開到另一條軌道上,但麻煩的是:那個瘋子在那另一條軌道上也綁了一個人…」
問題:你應該拉拉桿嗎?
過去我曾批判電車難題不是一個命題,因為缺乏侷限條件,故可左右互搏、無限反證,與其說是命題,不如說是「文本」。
言下之意雖沒直說,但我暗示了它是一個偽命題。
事後再反思這問題的前因後果與效益,不禁感悟:
「偽命題確實有邏輯矛盾,但不等於沒有意義,,要看一個偽命題是不是好的偽命題,就得看它『引出了多少好問題』。
從這幾年讀到的腦神經科學、行為經濟學、生物學、社會學的書籍中發現:電車難題創造了各類討論或研究的方向。
所以電車難題雖然符合偽命題的定義,但他是一個好問題。
#創意常源於偽命題
「偽命題確實有邏輯矛盾,但不等於沒有意義。要看一個偽命題是不是好的偽命題,就得看它引出了多少好問題。」
所以在探討一個課題時,如果總Ending在「這是一個偽命題」時,就太可惜了,既限制了可能性,思考也會淪於怠惰。
反之,若你能從一個偽命題中推演出各種可能或更深的問題,就太好了。
例如:
「人要怎麼利用彈簧床跳到月球上?」
「月球人來家裡拜訪時我該招待他什麼?」
「如果我可以和平行宇宙的自己聯繫,我要怎麼不干擾他的世界、又讓自己變得更好?」
「偽命題的命題」在創意上,叫Insight,叫Creative。
還記得小編曾介紹過奧美集團的副總監羅里・薩特蘭(Rory Sutherland)所寫的《人性鍊金術》嗎?他的兩段話是重要的側寫:
「大家都很理性的時候,走理性路線不會有好處。」
「理性的問題,在於沒有魔法那種神奇的魅力。」
「如果別人不會做,就值得試試那些違反直覺的事。」
而跳脫理性的根本,這是問些蠢問題或偽命題。
我把原文連結放在下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讀讀。
by 傑克小編
—
[ Rules Creative / 吾則創意]
業務洽詢:Jack Dai
[Phone: 02–25503158; E-mail:jack@rulescreative.com]
➡官網 — [ http://www.rulescreative.com/ ]
➡FB粉絲團 — [ https://www.facebook.com/rulescreat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