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悅的顏色|Photo by Yener Torun

#知識【有一種設計概念叫「喜悅」(Joy)】|RULES CREATIVE

0.前言:設計概念

絕大多數的設計師都多少知道以下兩個概念:「設計三原則」和「消費者體驗三層次」。

設計三原則:

  1. 設計要解決問題。
  2. 好設計要有溝通力。
  3. 好設計要能打動人。

消費者體驗三個層次:

  1. 感官層:消費者五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所得到到的基本印象。好不好看、好不好摸、香不香…等。
  2. 行為層:消費者在與設計品互動過程中會做的動作。拿起來、搖一搖、抱進懷中、自拍分享、掛在包包上…等。
  3. 情感層:消費者在接觸設計品時,能激動、快樂、悲傷、溫暖…等情緒。

發現痛點,透過三層次設計解決問題,是根本思路。

1. 喜悅的概念

然而在風格層面,其中一路佔據台灣主流風尚的是極簡設計:簡約的網頁、簡約的構圖、簡約的結構。

比起許多年前,城市美了不少,但若進一步深思,似乎離一個能帶給我們「喜悅」的城市有一段不少的距離。

為什麼會說「喜悅」呢?這是今天我介紹的書:

《喜悅的形式:張開發現美好的眼睛,世界就是最取之不盡的歡樂來源》

《喜悅的形式:張開發現美好的眼睛,世界就是最取之不盡的歡樂來源》

前IDEO設計總監英格莉‧費特‧李(Ingrid Fetell Lee)發現,人的心情深受顏色、空間等環境因素影響,但我們被教育快樂要向內心追尋、把快樂想太難了。

她認為:

「每一個喜悅的時刻都很微小,但隨著時間,他們加總起來,就會積少成多。也許我們不該追求快樂(Happy),而是要去擁抱喜悅(Joy),找到讓我們能更常發現喜悅的方法。我們內心深處都有種衝動,想在周圍的環境中找到喜悅,人會有這種衝動是有理由的(中略)在最基礎的層面上,驅使我們找到喜悅的動因,同樣驅動著生命。」

這是英格莉‧費特‧李對於設計的核心理念:用設計帶給人們喜悅。

2. 快樂與喜悅的差別

先定義快樂與喜悅的區別。

快樂(Happy)

快樂測量的是,隨著時間我們的感覺有多好。

喜悅(Joy)

喜悅則是在此刻、當下,感覺很好。

如果用時間維度來看:

幸福最長、快樂次之、喜悅是剎那,而喜悅的累積能帶給我們快樂與幸福。

3. 實例:地拉那的彩色屋

2000年深秋,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的一棟老建築物旁,一群工人正在進行粉刷,街坊鄰居在一旁圍觀。

眼前的景色令他們困惑,有些圍觀者大聲嚷嚷,還有其他人大笑了起來,所有人都驚訝地看著灰色市容中突然出現的大膽顏色。

引起這麼大的騷動,這可能看起來像是大膽的惡作劇,但這並不是塗鴉,委託創作的人也不是普通的街頭塗鴉者,而是地拉那的市長埃迪.拉馬。

90 年代末期,地拉那是腐敗和組織犯罪的溫床。扒手和妓女在街角遊蕩,街上堆滿了沒有人處理的垃圾。正如拉馬所描述,「這個城市已死,看起來像個轉運站,人們只有在等待要去下一個地方時,才會來到這裡。」

學藝術出身的拉馬勾勒出第一批設計,選擇鮮豔的色彩和華麗的圖案,翻轉了城市原本的淒涼景觀,一棟棟建築換上穿上嶄新的外衣,民眾震驚不已…

起先,人們有各種反應,有人震驚、有人覺得稀奇,但高興的人不多,多數人都在等著看市長的笑話,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一段時間過去,神奇的事發生了…

街上的垃圾減少了…
繳稅率提升…
鐵窗變少暗示著犯罪率下降…
街邊咖啡館的人變多了…

僅僅是改變視覺顏色,拉馬市長讓這座曾經被上帝放棄的城市活了起來。

現在地拉那的彩色建築已成地標,拉馬市長則在2004年榮獲世界市長獎。

地拉那的彩色屋
地拉那的彩色屋

4. 十種追求喜悅的方式

除了上面的真實故事外,英格莉‧費特‧李舉了非常多例子與學術研究,來論證她的理念:

我們可以藉由外在環境的改變,而帶來內心的喜悅,進而得到快樂與幸福。

她歸納出十種追求喜悅的方式,協助我們沈浸其中:

1. 能量:湧動的光與色

暖色調與高明度的色澤,可以帶來更多能量,這一點能理解,但在生活中往往吝於使用帶來愉悅的繽紛色彩,只追求「中性」或「沉穩」……這很可惜。

如: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的繽紛建築。

能量|Photo by Yener Torun, Turkey

2 .豐盛:繁茂、多樣、富有變化

多樣化、多層次的圖案,可以帶來豐富的體驗,也帶來更大的滿足,當然,現在流行極簡主義。作為對於過度消費的反撲,極簡不見得是錯的,但不代表我們不能在生活中創造豐盛環境 — 並沒叫你過度消費。

如:糖果店,賣場,百貨公司。

東京迪士尼的快樂島糖果店|圖:網路

3. 自由:自然、荒野、開闊的空間

開放與自然環境,可以帶來自由的體驗,只有不受拘束,還可能發自內心真感到喜悅,如何讓空間顯得自然有機,值得思考。

如:人們喜歡開放的戶外做,靠窗的明亮座位。

伯朗大道|圖:網路

4.和諧:平衡、對稱、流動

自由不等於失序,豐盛不等於雜亂,透過對稱與比例,空間能帶來穩定卻不尖銳的感受,創造一個像音樂和絃的共鳴環境,讓感官甚至能放大。

如:整齊舒適的空間,對稱的構圖、對稱的五官。

和諧|Photo by Yener Torun

5 . 玩樂:圓圈、球體、泡泡

玩心幾乎可以算是喜悅的最原始樣貌了,耶穌說,只有像小孩一樣的人才能進入天國,這代表我們如果沒能像小孩一樣能體會到最單純的喜樂,那麼我們離天國永恆的喜樂會有多遠。

如:人們看到吹泡泡時的喜悅。

吹泡泡|圖:網路

6 .驚喜:對比反差、奇思異想

無法預測的事物,會讓人受驚,但驚嚇與驚喜,是完全相反的兩面,如何在生活中安排暖心的驚喜,是很美好的藝術。

如:新開的小店,窗外的煙火。

狗狗看煙火|圖:網路

7 .向上:上升與輕盈

高處讓人感到更有自信,對生活也更加正向,創造一個無重力、有開闊視野的環境;創造一片看得到天空,享受雲朵與星光的空間,可以讓人擺脫許多負面思維。

如:人類對樹屋的癡迷,坐上熱氣球的欣喜。

熱氣球節。|圖:網路

8 .魔法:幻象與無形力量

魔法突破常識界線,帶來更多希望與期待,懂得領受上帝造物的美妙,美身就是絕佳的魔法體驗,好奇心能讓我們超越更多限制,挖掘出更多祕密,帶來更大的喜樂。

如:極光。

冰島極光|圖:網路

9. 慶祝:同步、閃耀、爆發狀

慶祝帶來共感,一個安全的儀式性場域,可以讓人暫時放下所有負面事務,在集體的輻射效應之下,幅增喜悅的感觸。透過這種符號性的裝置,更能延續這份感動。

如:生日派對。

Birthday party|圖:網路

10. 重生:繁榮、擴展、曲線

喜樂有時,因此值得期待,聖經要我們日日重新得力,要每天更新自己,環境也是。大掃除、重新佈置、更動一下家具,甚至離家旅行,都是這樣的一種儀式性行為。至少,你可以每天洗澡。

如:短短幾天的櫻花季、一年一度的節慶。

狂歡節。|Photo — Tania Abitbol. Travel Photography •

5. 問題背後的初衷

你多久笑一次?

上次你感到真正無拘無束的喜悅是在什麼時候?

上完一天班踏進家門時你是什麼感覺?走進每個房間時又是什麼感覺?

你的另一半或其他很重要的家人有多麼重視喜悅的心境?

在生活中有哪些讓你心情愉悅的人?你多久能見他們一次?

在工作中你多久能感受到一次喜悅?

你工作的公司對喜悅體驗的態度是歡迎、中立,還是反對?在上班時開懷大笑是否合適得體?

什麼活動能給你帶來最多的喜悅?你多久進行一次這些活動?你能在家裡或在家附近做這些活動嗎?

在你生活的城市或小鎮你能找到多少喜悅?在你住的社區呢?

你的「喜悅之家」在哪裡?是否離你住的地方20公里以內?上次你去那裡是什麼時候?

在書中,英格莉‧費特‧李問了上面的問題,既是源於其帶給人們喜悅的設計理念,更是對於生活在庸碌世界中的我們的提醒:

在滿足物質與感官需求之外,我們是否感到喜悅?

而之於設計師,當你以帶給消費者「喜悅」為初衷,去發掘痛點、構思設計時,也許你的設計能帶給這個世界的漣漪將不再一樣。

By 傑克小編

在滿足物質與感官需求之外,我們是否感到喜悅?|電影:天外奇蹟

[ RULES CREATIVE/ 吾則創意]

獨立品牌代理商 RULES CREATIVE
~用策略和創意幫助你的生意~
業務洽詢:Jack Dai
[Phone: 02–25503158; E-mail:jack@rulescreative.com]
➡官網 — [ http://www.rulescreative.com/ ]
➡FB粉絲團 — [ https://www.facebook.com/rulescreative/ ]

「用策略和創意幫助你的生意。」 — RULES

--

--

RULES CREATIVE/吾則創意
RULES CREATIVE/吾則創意

Written by RULES CREATIVE/吾則創意

RULES CREATIVE/吾則創意是一間獨立品牌代理商,我們擅長用策略、創意與設計解決品牌客戶的商業問題。Logo「R」的缺口是20%的商業與創意出口,意義是我們懂到「真正懂創意的人,是最懂規則的人」和「創意不是顛覆,而是在規則中找出口」,基於此,我們的Slogan是「用策略和創意幫助你的生意」。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