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職。|Painting by Olga Esther

#知識【又臨年後轉職潮,「轉職聖經」教你「如何在90天內成為稱職的新主管?」】

RULES CREATIVE/吾則創意
9 min readJan 17, 2022

年關將至,離職潮的新聞再度出現,這不禁勾起小編想起起幾此轉職的回憶,那種興奮中帶點不安的心情。

如果你是職場老鳥,會同意「轉換新職是職涯中最具挑戰性的時刻」這種陳腐的話,因為來到新環境、擔任新職位、面對新老闆,過去一切的確定性忽然都不太確定。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有沒有辦法讓我轉職後能快速適應新環境呢?」想而知,這問題沒有標準答案,終究還得看個人能力、個人特質和新公司或新職務的適配性。

但是,還是有一本商管界的名著談到了這個問題,而且成為多年來長銷不墜的經典書,今天傑克小編想簡單介紹這本《從新主管到頂尖主管:哈佛商學院教授教你90天掌握精純策略、達成關鍵目標》。

作者麥克・瓦金斯( Michael D. Watkins)是企業實戰經驗豐富的知名管理學家,轉職是其重點研究項目,本書內容對於遇見下列三類情況的人挺實用:

1. 剛換公司

2. 剛轉部門

3. 剛升主管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20116/2170168.htm

兩組數據

「美國總統有一百天的時間證明自己,你只有九十天。接任新職前幾個月所採取的行動,幾乎會左右你的成敗。」 — 麥克・瓦金斯

《哈佛商業評論》針對580間公司做的調查:

1. 公司領導人的職場平均年資:18.2年

2. 每一位領導人平均經歷的職場角色轉換次數:13.5次

3. 轉換新職務後從公司的「損耗」變成「收益」的平均時間:6.2個月

誠如本書書名中的數字「90天」,如果帶給公司收益的時間能從180天縮短至90天,不論之於公司或個人都雙贏,該怎麼做到呢?

瓦金斯教授提出了十點,羅列於下、我們再一點一點看。

1. 做好到任前的準備
2. 加速學習
3. 根據情境,調整策略
4. 談出有利的條件
5. 及早創下佳績
6. 調整組織步調一致
7. 打造你的團隊
8. 建立站在同一邊的盟友
9. 做好自我管理
10. 協助所有人加快腳步

[ 原則一、做好到任前的準備 ]

很多轉換公司、職位的職場人,最常遇到的問題是「心態上難以脫離前一份工作」,這是剛升上管理職位者最常發生的事。

該怎麼明白呢?四步驟:

1. 把過去和現在分開:

有意識地卻思考兩份工作間的差別,釐清自己的角色變化。

2. 重新評估自己的弱點:

過去的優點可能是新工作的弱點(如獨立作業),重新審視是必須。

3. 重建學習能力:

得意識到此時的自己還不具備新職位的能力,需要學習,重新建立學習者心態很重要。

4. 找到諮詢對象:

不論是管理經驗、公司文化、人際關係等,最好的方式是「問」,而在問之前,你得知道你可以問誰?誰願意教你?

[ 原則二、加速學習 ]

「新官上任三把火」形容的是那些剛到新職、急於透過行動來證明自己的人,而如同第一點所言,舊工作和新工作不同,在開始行動前,更需要的是「學習」:快速的學習。

學習什麼?

市場、技術、文化、規範等。

跟誰學?

最重要:客戶、廠商。
其次:研發人員。
再者:法務或HR。
最後:資深員工。

如何加速?

結構化的學習流程:用同一套問題是去詢問不同層級的人,再從中找尋共識與差異。

區分過去和現在。|Painting by Olga Esther

[ 原則三、根據情境,調整策略 ]

組織的情況是動態的,初到新職,了解自己身處環境的情境至關重要,只有了解、才能定位,只有定位、才好執行。

一般有哪些情境呢?「STARS 模型」:新創事業(star-up)、徹底改造(turnaround)、加速成長(accelerate growth)、調整重組(realignment)、維持成功(sustaining success)。每一種情境的挑戰都不同。

新創事業(star-up)

簡稱「什麼都沒有」,策略、制度、人員、技術和資金都得重新建置,你得當個創建者。

徹底改造(turnaround)

簡稱「深陷泥沼」,營運不佳、士氣低落,你的角色是拿出辦法、化腐朽為神奇的英雄。

加速成長(accelerate growth)

簡稱「保本就獲利」,這類情境是組織態勢佳、不斷成長中,你只要做個確認好制度、穩固團隊的穩定者。

調整重組(realignment)

簡稱「重現輝煌」,和徹底改造不一樣,這類組職曾經成功過,挑戰是如何讓曾經成功的團隊重現活力,你得做個火種。

維持成功(sustaining success)

簡稱「好上加好」,這類組織很優秀,你的角色是如何把它升到更高的層次去,一個升級者。

[ 原則四、談出有利的條件 ]

這裡的「談」,對象是「新主管」,關鍵字是「主動」,因為你的主管能定義與決定你是否進入狀況、產生貢獻。

和主管談是你的責任

不能等主管來找你,得主動去了解新主管對組織的定義、對組織的願景、對你的期待,並學著適應。

多久談一次?

在前90天裡,建議至少每30天深度交流一次。

深度交流。|Painting by Olga Esther

[ 原則五、及早創下佳績 ]

在新工作上快速產生貢獻的好處多多,既能建立威信,更能為團隊帶來新氣象。

容易摘取的果實陷阱

新管理者很容易把焦點放有短期效益、卻對組織長期不利的事上,這是陷阱。

成績的定義權

成不成功不是自己說的算,要得到組織認同才行。(團隊或主管)

集中精力

人的精力有限,更何況是剛進入新職位的人,別想大刀闊斧,請把注意力放在符合組織長期利益且成功率高的事上。

[ 原則六、調整組織步調一致 ]

大公司中最常發生的就是「部門目標和公司目標不一致」的問題,所以這點簡單說就是「讓組織結構和公司發展的需求保持一制性。」

例子

形象的例子是,如果船長不清楚航行的目的地和航線,也不了解船隻,當然也無法選擇適合的船員:無法把對的人放進組織裡,是災難。

關鍵

藉由對標目標來避免災難、提高對組織產生貢獻的機率,是這點的關鍵。

容易摘取的果實陷阱多。|Painting by Olga Esther

[ 原則七、打造你的團隊 ]

瓦金斯教授認為這點是新管理者在90天裡最關鍵的事:人事。

新團隊

在接手新團隊時,你得對團隊進行評估,確認團隊成員的性格、能力與人際關係。

30天

理想情況是30天後,在尊重員工的前提下,確認員工的定位。

推力與拉力

推力:激勵措施。
拉力:用願景去說服。

推拉並用,保持團隊積極性。

公平決策

決策的方式千百種,最重要是讓人心服口服,一種「公平的感受」。

[ 原則八、建立站在同一邊的盟友 ]

這點聽起來很算計,但很務實,終究我們在組織中推動工作時,既得取得內部共識、又得得到其他單位的支持,所以,你得確定誰是你的盟友。

分類

先將身邊的人分類,指標可以是「了解程度」、「影響力」,畫出影響力軌跡,並依此找出組織內的「意見領袖」。

取得意見領袖支持

找出關鍵人物後,說服並取得支持。

盟友。|Painting by Olga Esther

[ 原則九、做好自我管理 ]

這部分是上面八點的根本,也就是充分管控好自己的「心態」、「思考」和「行為」,提高作出正確選擇的機率。

讓初期的小成功成為小自信的良性循環。

[ 原則十、協助所有人加快腳步 ]

當換到新組織或新職位時,面臨變動的不只是你自己,「你的團隊成員也得面對新角色的轉換」。

所以,如何幫助他們快速適應1~8點也同樣重要。

總結與補充

在最後總結前補充(提醒)一點:關於前一任主管。

不要批評前一任主管

很多人有個壞習慣,再接下新工作時會藉由批評之前的主管(或廠商)來顯得自己更為優秀。

即使接下的真的是爛攤子,但批評之前的人其實對你完全沒好處,反而會顯得度量狹小,而且…

人常常管不住自己的嘴,「言過其實」是常態。

因此,你可以務實評估之前的政策的問題,但重點是評估行為和結果,並加以修正,用事實說話。

總結

最後我們再Recap一次,到了新職位和新公司如何縮短陣痛期的十個方式:

1. 做好到任前的準備
2. 加速學習
3. 根據情境,調整策略
4. 談出有利的條件
5. 及早創下佳績
6. 調整組織步調一致
7. 打造你的團隊
8. 建立站在同一邊的盟友
9. 做好自我管理
10. 協助所有人加快腳步

回想工作上的實際經歷,如果當初能掌握上述十點,確實對適應新工作很有幫助,頗務實。

希望這篇文能幫上一些人,也祝各位在新公司與新職位上順利喔。

by 傑克小編

征服。|Painting by Olga Esther

[ RULES CREATIVE/ 吾則創意]

獨立品牌代理商 RULES CREATIVE
~用策略和創意幫助你的生意~
業務洽詢:Jack Dai
[Phone: 02–25503158; E-mail:jack@rulescreative.com]
➡官網 — [ http://www.rulescreative.com/ ]
➡FB粉絲團 — [ https://www.facebook.com/rulescreative/ ]

用策略和創意幫助你的生意

--

--

RULES CREATIVE/吾則創意
RULES CREATIVE/吾則創意

Written by RULES CREATIVE/吾則創意

RULES CREATIVE/吾則創意是一間獨立品牌代理商,我們擅長用策略、創意與設計解決品牌客戶的商業問題。Logo「R」的缺口是20%的商業與創意出口,意義是我們懂到「真正懂創意的人,是最懂規則的人」和「創意不是顛覆,而是在規則中找出口」,基於此,我們的Slogan是「用策略和創意幫助你的生意」。

No responses yet